当前位置:妖妖小说网>历史军事>明末工程师李植李成> 第四百七十一章 对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七十一章 对峙

听到洪承畴的话,众人停下了吃酒,开始思考军国大事。

不过众人都没有什么头绪,想了好久,也没有人说话。许久,杨国柱才说道:“鞑子举国来攻,不善战阵的民夫包衣全部上阵,看上去势大,然实际战力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可怕。我们只要妥善应对,还是有可战之机!”

众人听到这话,纷纷点头。

过了一会,李植笑道:“本侯有一计。”

洪承畴抚须说道:“兴国侯有什么教我们?”

李植说道:“鞑子全国总动员,耗费巨大,不是那么简单的。鞑子也要吃饭,也要耕田。如今所有东奴壮丁都聚到义州,且不说兵饷粮草,光说东奴家中荒芜的田地,都不知道多少。”

“鞑子如此竭斯底里,就好像是咬人疯狗,看上去可怕,实际上已经病入膏肓无法持久。只要拖他三、四个月,恐怕东奴就要弹尽粮绝,秩序崩溃。”

众人听了李植的话,一时都沉默了。

想了想,众人觉得李植说的十分有道理。鞑子也要耕地吃粮,如今壮丁全部征召上战场,谁耕田?鞑子岂能承受几个月没人田间耕作?没人耕田,来年吃什么?

李植说道:“我们在锦州城外挖掘战壕,修建矮墙,把锦州变成一座大堡垒,和鞑子耗在这里。最近打的这几仗,鞑子的大炮几乎被我们全部摧毁,鞑子拿什么攻打我们营寨?拿什么和我们拼消耗?”

众人听到李植的话,眼睛一亮。

所谓上兵伐谋,李植说的话都是高屋建瓴的战略谋算,字字珠玑。众人暗道兴国侯百战百胜的威名不仅仅是靠兵马强盛得来的,这李植的谋略计算,也远强于其他大字不识一个的大老粗总兵们。

洪承畴抚着胡须想了一阵,对李植的谋略越想越高兴,脸上欢喜起来。

其他总兵一直担心要和几十万鞑子厮杀,怕寡不敌众。此时听到李植的谋略,仿佛看到一条赢下大战的明路,都十分高兴。

杨国柱拱手一礼,说道:“兴国侯老成谋国,某佩服!”

曹变蛟说道:“兴国侯说得一字不差,我看我们就按兴国侯的说法操作吧!”

王廷臣、王朴等总兵也纷纷点头,极力赞赏李植的建议。王朴拍了拍桌子,笑道:“我已经看到皇太极求战不得,在义州城内跳脚的样子了!”

众人哈哈大笑,笑得前仰后合。

笑了一阵,总兵们都看向了洪承畴,等他做最后决定。

洪承畴点了点头,说道:“上兵伐谋,兴国侯之计确是高明!本督明日便报上朝廷,拖他几个月,横竖要把鞑子拖垮!”

####

三月十五日,装饰得富丽堂皇的义州卫城守备府内,皇太极听着各路兵马的汇报,忍不住咳嗽了几声。

皇太极很焦心。

自从大笔山大败之后,皇太极就在大清发布了总动员令。诏令满洲、蒙古凡年满十六岁男丁,悉数赶赴义州,充军为兵。

皇太极这一纸命令,是要和明国拼命了。八旗满洲有两百多牛录,每牛录有三百户人。以每户人出两、三个男丁的平均值估算,这就是二十万人。蒙古的各部落也有人丁不少,虽然蒙古人执行皇太极的命令会打些折扣,但十万人估计还是会拉出来的。这就有三十万人。

虽然这些新征召的壮丁不是披甲人,战力不高。但满洲是渔猎民族出身,人人习武。蒙古是游牧民族,人人骑射,这些壮丁都能上阵厮杀。刨去配置在后方运输辎重粮草的老弱,皇太极可以拉出二十多万人马和明军对敌。

这样的数量,十分惊人。这一次,皇太极动员大清所有能动员的力量,要发动雷霆一击,一举击垮明军。

这些天,满洲的兵马已经响应号召,陆续到达义州城。义州城外联营几十里,一天消耗的粮草数量惊人。

但令皇太极无法接受的是,明军发现大清增兵后,居然缩在锦州城外挖掘战壕,修建寨墙,丝毫没有求战之心,摆出了一副死守城寨拒绝出战的姿态出来。

明军这是想把我大清拖垮!

这两个多月连番大战,清军的大炮几乎都已经被李植摧毁。如今清军军中缺乏远程火器。面对明军的营寨,清军除了死攻没有办法。那些土墙沟渠,靠人肉战术如何能攻得下来?硬攻要死多少人?更别提李植的一百多门大炮还会不断轰炸攻寨的大清兵了。

明军一摆出不战的姿态,就让皇太极的总动员令骑虎难下。

义州守备府的二堂中,皇太极召集八旗满洲的王爷贝勒们议事。满清的贵族们愁眉苦脸地看着坐在龙椅上的皇太极,一筹莫展。

镶蓝旗旗主,郑亲王济尔哈朗说道:“皇上,如今明军避战不出,我们的全国总动员有些得不偿失了!”

济尔哈朗的话引起了众贵族的赞同,一时诸贝勒纷纷说道:“皇上,要不撤了总动员令吧!”

“皇上,这样和明军死拼,拼的可是我大清的血肉啊!”

“皇上三思!”

皇太极听到众贝勒嘈嘈杂杂的议论声,皱眉不语。

这些龙子龙孙,没几个有雄才大略。有好处就冲上去,没好处就喧杂逃跑,始终把自己当作辽东的土匪。大明在这些贝勒的眼里,只是一个劫掠的好地方罢了。他们丝毫没有意识到,如果这场松锦大战打输了,对大清意味着什么。

皇太极看向多尔衮,问道:“睿郡王有何计策?”

多尔衮听到皇太极问自己话,站了起来,朝皇太极作揖说道:“皇上,我以为,明军的避战之策,也持久不了。明军十七万大军集结锦州,耗费巨大,明国朝廷上又都是些鼠目寸光的官员。我听细作说,此次明军避战是李植的计策。然而即便是李植有深谋远虑,明国的朝廷也不会让李植的计谋执行。”

听到多尔衮的话,众贝勒都愣了愣。

像多尔衮这样考虑到明国朝堂的庙算,众贝勒是无论如何想不出来的。

皇太极见多尔衮这样足智多谋,叹了口气。长子豪格才能平平,自己无论如何是压不住多尔衮了。

“睿郡王所言,深得朕心。我们便和李植对上,看看谁先沉不住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