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现代高考无异于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一环,他们的诗文能划入高考出题范围,代表着他们这些诗文在后世得到了极大的认可!
现在问题来了,他们一开始对自己信心满满的名篇名句默写已经折戟沉沙,接下来的诗歌鉴赏会不会出问题?
苏轼和杜甫目光幽幽地看向吴普,横看竖看都觉得这小子浑身上下写满了“不怀好意”。
吴普一脸无辜,接收到苏轼两人的谴责眼神后还十分关心地询问:“要不要休息一下再继续?”
休息有什么用?
临时抱佛脚也来不及了啊!
贼船都上了,还能临阵脱逃不成?
苏轼无奈地说:“开始第二轮吧!”
第64章
第二轮pk开始,苏轼很快面临着杜甫刚面临过的困境——
他抽到的是《临江仙·惠州改前韵》。
一看这标题就晓得,这是一首他没写过的诗。
他抵达惠州,至少得是六十了。
等他写出来,少说也得十多年后。
第一道是选择题,做起来倒是简单。
虽然这题放眼望去生词,诸如修辞、拟人、借景抒情之类的,但仔细一琢磨也不是读不懂,连猜带蒙也能选出答案。
再看第二个问题,苏轼顿时苦思冥想起来。
“有诗评说,全词笼罩着‘一愁到底’的灰蒙蒙的意味。诗人的愁从何而来?”
词里倒是有两个愁字,可要问他当时愁从何来,他怎么知道?他皱着眉琢磨了一会,估摸着是暮春对白头,春天过去了,自己也老了,所以愁!
论破题,苏轼可是一点都不虚的。
好歹他也是走过科举独木桥的人!
苏轼刷刷刷地开始写自己的答案,只恨手头不是毛笔,没法尽情挥洒笔墨。
这一次,他可不能再跟老杜一起丢脸了!
杜甫拿到的诗也是他两年后才动笔写的《咏怀古迹》。
他一共写了五首,这是其中一首写王昭君的。
杜甫是个评论高手,他写过诗来论诗、论字、论画。
他不仅会吹捧人,还吹得很专业,大伙听得既满意又打心里认可。
据说有次杜甫一个叫李潮的外甥苦于自己书法不出名,特意求杜甫写诗吹他一把。
杜甫提笔就给他写了首《李潮八分小篆歌》。
这首诗先把八分小篆的起源和发展给讲得明明白白,才在这基础上说“况潮小篆逼秦相,快剑长戟森相向”,意思是“我外甥这手小篆直逼秦丞相李斯”。
反正是夸得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所以诗歌鉴赏什么的,对他来说易于反掌。
杜甫把选择题做完,看向第二道题。
和苏轼不同,他这道题直接分为三个小问题。
一点自由发挥的空间都没给他。
比如第一小问是“首句一‘赴’字极为传神,试写出你的品味赏析”。
这时候贾岛还没出生,杜甫的认知里还没有推敲这个典故。
不过杜甫曾说过自己“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平日里最爱的就是斟词酌句,他写的诗再工整不过。
这种“句子里为啥用某个字”的简单题目自然难不倒他!
杜甫刷刷刷地答完第一小问,又去答第二小问和第三小问。
该诗塑造了王昭君怎样的形象?
——这个太简单了,稍一思索就能答完!
有人评诗时说“群山万壑赴荆门”这样气象雄浑的句子应该用在英雄身上,用到昭君身上不适合,你同不同意?
——这诗是我写的,那我自然是不同意!
杜甫停下笔,往对面一看,发现苏轼也已经停下来。
两人对视一眼,都有种“这次我绝对不会输”的笃定感。
诗歌鉴赏题批改起来比较耗时,即使每个人都是答一题提交一提,阅卷老师依然不可能第一时间把六百个人的答案全部改完。
吴普出来给app打了一波广告,表示不仅自己做题闯关可以选择范围,开房同样可以设定pk方向。
比如这次红蓝双方的房间设定的就是提前设定好题型和范围,所以双方可以随机抽取出苏轼相关或者杜甫相关的题。
这代表着你要是有兴趣的话,可以开房和人切磋一整晚高中几何题的做辅助线技巧。
哪里不会点哪里,专项提升做到吐!
本来大家对这个刷题app的感觉都是“哇好大的题库”,听吴普细细介绍功能后才发现这个题库不仅大,而且使用起来又方便又有趣。
这谁忍得住不下载?
等到升级解锁了家园系统,开房邀请好友一起学习时可以把地点选成自己家。
到时候谁忍得了自己穷得家徒四壁?
家里肯定是要装修的,书架也肯定得要摆上几本牛逼书的。
但是,这app是不能氪金的啊。
根本就没有氪金通道。
想要攒学习币,只能刷题!
——这是个公平公正,只有学霸才能装逼的app!
随着观看直播的人数不断飙升,点进主页注册或者下载博物馆app的人数也不断飙升。
吴普听着系统汇报回来的下载数,非常满意。
他见好就收,没再继续号召人去下载。
过犹不及。
只要功能搞得好,迟早会火爆全国!
吴普笑眯眯地转了话题,介绍起老杜极具特色的点评诗来。
杜甫那个时代文人不如宋朝过得舒服,他们必须努力跟达官贵人应酬唱和,以求获得引荐。
像王维,写诗被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堪称田园诗派的先锋。
照理说王维该是人淡如菊的存在,可事实上他是年纪轻轻出来搞交际,不仅长得年轻俊秀,还很有音乐天赋,抵达长安没多久就和岐王李隆范这种皇亲国戚搭上线。
这才有了进身之阶。
这位岐王也是个爱好社交的人,杜甫那首《江南逢李龟年》里写的“岐王宅里寻常见”就是这个李隆范。
可见王维、杜甫、李龟年这些当时有名的乐师和文人都爱和这个岐王玩。
社交属于唐朝文人的必备技能,遇到名人不能当场赋诗一首你很容易没朋友。
杜甫因为诗写得好,所以常年都处于营业状态,经常有人邀他去看画,他点评过别人画的马、鹰、松树、山水等等,都写得非常用心,于是画画的人名气有了,自己的名气也有了,下次大伙都愿意继续带他玩。
这就是唐朝文人的生活缩影。
忙忙碌碌地应酬这个再应酬那个,到头来也不一定能获得出头的机会。
杜甫一直到生命中的最后几年,都还得写诗向人寻求一份差使养家糊口。
那时候已经不是没法实现胸中抱负的事了。
那时候连个落脚都没有,一家老小跟着自己到处漂泊。
所以杜甫也曾疲惫地说“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那是一个即使有才华也不一定能过好一生的时代。
直播间的观众们听着吴普讲着盛唐诗人的日常,原本欢快的心情一下子有些难受起来。
弹幕纷纷开始感慨——
“真没想到大文豪也过得很社畜啊!”
“太惨了,要是长得不好看,没有一技之长,还不够年轻,到了长安怎么比得过王维这样的大佬!”
“不仅杜甫是这样,李白也是这样吧,很多诗都是写给达官贵人的。”
“他们这都不是社畜了,是想当社畜当不了,这不是还到处求职吗?”
“他们也当过基层公务员吧,但是没坚持当下去。”
“可见自古以来底层公务员都苦,有机会到领导面前打杂吧,容易出事;到基层干活吧,日子又苦又累。也就公务员三个字说出去好听点!”
“社恐害怕了,我回到唐朝肯定玩完!”
“我也是,想想聚个餐都能要了我半条命,要是再让我在饭桌上敬酒发言,那简直想原地升天。”
“我的穿越梦碎了,现代挺好。”
“大文豪都活得这么艰难,我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观众们正热火朝天地讨论着,两个阵营的分数统计出来了。
这道赏析题也就三个得分点,十几个经验丰富的阅卷老师一起忙活,批改起来自然很快。
吴普看到双方阵营的分数,挑了挑眉,对苏轼和杜甫说道:“第二轮pk的答卷改完了。”
苏轼兴致勃勃地问:“结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