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48节

在抗联之中,杨震的这个做法一直被人与喜欢亲手设计一些新玩意、新武器,以及喜欢搞教育私下被称之为一号三大怪之一。对于部下的这种私下开自己玩笑的事情,杨震拒绝了政治部要追查的做法,只是一笑了之而已。其实他倒是很喜欢自己部下,能和自己开这样的一个玩笑。

听罢杨震的想法与犹豫之处,两位老帅只能摇头苦笑。政委倒也罢了,但那位司令员却是对杨震忧虑的原因,还是很清楚的,也相当的理解。不过在他看来,造成这个结果还是因为杨震的胃口过大。只要控制住度,这个问题并非是无法解决的。

对于老帅的看法,杨震犹豫了很大一会之后却摇摇头道:“两位老首长,这不是量力而行的事情。按照抗联的装备来说,察北的地形与察南相比,更有利于发挥装备上的优势。相对于察南的山岳地带,我更希望在察北地带与日军在野外作战。”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我军攻击察北,无论日军情愿不情愿,都要增援察北地带。因为我军进军察北,日军面临的不仅仅是其在察北地区的统治受到威胁。更重要的是我军占据察北,其在平津西北方向的张家口一线,将会直接处于我军兵锋之下。只要我们愿意,随时可以南下抢占张家口、平津一线,甚至是大同。”

“所以日军蒙疆驻屯军无论愿意不愿意,势必要倾巢而出。这就给我军创造了,在野战之中歼敌一部,甚至是大部的机会。日军在野战之中的确作战能力极强,但是如果固守一处威胁更大。引蛇出洞,利用我军在装甲部队方面的优势,更有利于我军歼敌。”

“两位老帅说实在的,非到万不得已,我是不愿意打攻坚战的。不仅仅是日军固守能力很强,一旦有坚固的工事依靠,要想围歼他们很困难,牺牲也要大的多。而且他们所盘踞的地区之内,都是我们的骨肉同胞。这些人在战斗之中,随时可能被日军作为肉盾使用。我们在东北曾经不止一次遇到过这种情况,投鼠忌器啊。”

“最关键的是察南地区的山岳地形,并不适合我军发挥自身机械化作战的优势。而却可以发挥日军在固守工事方面的优势。从有限的情报来看,日军为了防备苏军进攻,在张家口以北修建了大量的要塞、工事群。在加上地形的限制,我军有长期陷入这里的可能。这样一来,我军原本的优势也变成了劣势。”

“也许在我军西进过程之中,日军华北方面军与关东军都会出动。但只要我军部署兵力正确,利用我军坦克机械化部队的优势,并非是没有战胜的可能性。只要我军抢在日军援军抵达之前,能围歼日军蒙疆驻屯军大部或是一部,主动权就将牢牢的掌握在我们手中。”

看着杨震一副胸有成足的样子,司令员笑了笑道:“杨震同志,你有信心这是好事。但是战场上的事情,历来是千变万化。你有没有考虑过,在我军进军察北地区的时候,日军蒙疆驻屯军并不出动。而到我军攻击绥远的时候,才从大同直接北上。利用我军主力在归绥、包头地区激战之机,一举切断我军的后路?”

“这不是没有可能的。你要拿下归绥、包头,就算再不情愿,也要与日军打一场攻坚战。如果日军利用包头、归绥拖住我军,而蒙疆军主力出大同迂回我军后路,到时候我们面临的就是前后夹击之势。”

“杨震同志你很清楚,以日军的行动力来说,即便是我军对整个山西、河北境内的铁路线进行大规模的破袭战,也无法拖住日军的行动太长时间。日军无论是在山地的行军能力,还是长途奔袭的能力,都远远的高于我军。”

“而且我们摧毁铁路,只能说是摧毁日军通过铁路线调兵的能力。作为日军控制区的主要城市和战略要地,日军在平津、张家口、大同储备了大量的粮食、弹药、物资,而且他们的手中,还有相当数量的汽车。即便是摧毁各地铁路线,我们也不能彻底的切断他们物资的补给。”

“一旦日军快速的增援到战场上,整个战局随时有恶化的可能。关内的部队,眼下还无法承担这种战斗,而抗联的兵力总数又有限,无法一次性投入太多的兵力。我们还是那句话,在这种情况之下,还是要慎重的考虑。”

“而且你刚刚也说了,这种作战给你们后勤方面带来的压力。你们部队现在机械化程度这么高,一旦油料耗尽,也就等于失去了战斗力。你也应该知道,你的那些坦克、汽车,没有了油料的供应,就基本上是一堆废铁。我们四川人有句俗话叫做不能有了一顿充,没了敲米桶。我的同志哥,贪多嚼不烂那。”

对于老帅的可谓是苦口婆心,杨震想了想,最终还是摇了摇头道:“老首长您说的我理解,但这并不是慎重就可以解决的。一方面只是能够打成战术目标,而且是极为不稳定的战术目标,一方面是达成一个完整的战略目标。老首长,您说我选择哪个?”

“能不能建立一条稳固的交通线,涉及的不仅仅是关内部队能否得到北满工业基地与粮食基地的支持。更重要的是,也关系到东北抗日根据地能不能彻底的发展起来。要知道,在各项工业建设已经全面展开的情况之下,我们现在不仅仅缺乏的是兵员,还急需大量的工人。甚至连最基本的农业人口都缺乏。”

“因为在我的计划之中,不仅仅是要将北满建成工业基地,更要建成粮食基地。北满土地富饶,都是黑土地,一旦开发完毕,这里的粮食产量,足可以供应关内所有各大战略区的需求。但是我们现在却是因为严重的缺乏人口,面对着大片富饶的土地只能干瞪眼无法开发。”

“知道我们为什么已经查明,在齐齐哈尔地区有一个足以可以供应全国石油所需的大油田,但是却迟迟无法开发吗?除了一些军事上的原因之外,最根本的就是严重的缺乏相应的人力。”

“按照去年年底的不完全统计,北满地区现在农业人口缺乏在上百万。不算建筑业与技术工人,只是按照目前正在建设的工厂,单单是最基本工业人口缺乏在十五万上下。这还没有将林业工人和采矿业的需求量,都包括在内。”

“大规模的工业建设需要大量的木材,北满地区的大小兴安岭、完达山、张广才岭有着足以满足全国需要的木材量。而我们却因为除了日本战俘之外,缺乏有效的人力而无力大规模的开发。还有采矿业,除了日本战俘以及汉奸中的死硬分子之外,劳动力严重的缺乏。”

“至于兵员,在我们全力的保障之下,是缺乏数量最少的。但是后备兵员的缺乏量,也在五十万上下。而且在连续征兵之下,以及为工业提供产业工人,使得我们的农业人口只能长期保证在最基本的标准线。”

“我们打通交通线,最根本的目标除了以北满的工业反哺关内战场之外,就是从沦陷区向北满地区大量的动员迁移人口。一旦大量的人口迁移,不引起日军注意,并且拦截几乎不可能。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人口的迁移,一旦被日军发现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我们必须要建立一条稳固的交通线,保证人口迁移的安全。”

说到这里,杨震回头看了看身后的那张华北作战地图,咬了咬牙道:“况且归绥与包头,此次作战我要势在必得。就算付出一定的牺牲,我也在所不惜。因为这关系到我军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全军武器装备能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

第1112章 无法说出的原因

话音落下,杨震却是心中苦笑。他能说明年,也就是从一九四二年夏季开始,直到一九四三年春季。即将有一场异常规模巨大的旱灾,加上四三年的蝗灾,连续两场自然灾害将会席卷整个华北地区?

而在这场实际上从今年就已经显露出端倪的旱灾,再加上接肘而至的蝗灾之中。作为受灾最重的河南一省,最保守的估计在这两场连续两年不断的自然灾害之中,最基本的非正常死亡人口就达到三百余万。

再加上逃难时候扒车摔死,各种疾病引起的死亡,以及其他各种非正常死亡。河南全省两千多万的人口,在这场天灾之中死亡人口将近五百余万。还有几百万的人,流浪到外省。这些人都是好劳力,别说种庄稼没有任何的问题,就是选拔其中的年轻人经过培训之后进工厂工作,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就算因为国民政府连年征兵,这些人中一半是中年以上的人口。但是编入生产建设兵团,足够将眼下三江平原开垦面积以及粮食产量扩大几倍了。一方面是北满人少地多,根据地的发展急需人口补充。一方面是却是华北大量人口因为旱灾而活活饿死,这不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吗?

这批老百姓因为沦陷区的日军为了摧毁中国人抵抗下去的决心,在中国内部制造混乱,封锁灾情最轻的豫东地区不让进入。而敌后根据地本身不是地瘠民贫,就是处在自身生存也受到威胁,自己都吃不饱饭的地步也养不起。

想想,原来一个人以黑豆糊糊、麦麸、碾碎的玉米棒芯掺杂上野菜、嫩树叶作为主食都吃不饱,就这一天还是一干一稀。现在一下子又多出十个人来分,唯一的结果就是大家都饿死。自己都混成这个结果,还拿什么去养活这么几百万难民?

将这些老百姓转移到东北,可以说是一个两利的举动。即让东北得到了急需的人力补充,又可以避免大量的灾民饿死。尽管从国统区转移这么多百姓有些困难,而且内地人对于闯关东总是有一种畏惧感。但只要有便利的交通,就是还有办法的。

但是要想转移这么一大批老百姓,没有一条稳固的交通线能行吗?像敌后根据地部队转移时穿越日伪军封锁线那样转移可能吗?那是几百万人,不是几万、几十万。别说在日伪军重重封锁之下转移,就是坐火车转移,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组织。

一旦在转移的时候,遭遇到日伪军袭击。对于这些没有受过军事训练,而且老弱妇孺都有的灾民来说,后果也不堪设想。所以在杨震看来要么就不打通,要打通就构筑一条坚固的交通线。以保证这几百万灾民,可以顺顺当当的进入东北。同时也方便调运部分粮食,进入谋些地区分发给灾民,以保证这些灾民有体力走到晋西北。

而相对于国统区,沦陷区与敌后根据地虽说情况要好一些。但非正常死亡人口数量,也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甚至一些老根据地的基本群众,都只能出去讨饭。将讨来的饭,给部队上的伤病员吃。

频繁的天灾,加上日伪军的频繁扫荡,使得华北各个根据地实际上现在就已经处于困境之中。虽然已经是两世为人,但杨震到现在都还记得那些来自己部队做报告的老干部,曾经说过那句话,那个时候很多的部队,不是被扫荡的日伪军打垮的,是硬生生的饿垮了。

甚至出现基本群众将讨来的饭,给在自己家伤病员养伤,而自己活活饿死的事情。而部队因为营养严重不良成批饿倒,就连高级干部都出现饿倒,以及营养不良的现象。而就在部队自身粮食都吃不饱的情况之下,还要战斗部队每天每人节省出一两,机关每天节省二两粮食支援老百姓。

杨震后世入伍参军的时候,经历过那场残酷战争的人已经不多了。但几十年后,却依旧让这些老人记忆犹新说明了当时的情况严峻性。引起这种状况的不仅仅是冀中平原地区的丢失,整个太行区、晋察冀区丢掉了近一多半的粮食来源。

但更为严重的就是四二年,那场席卷了整个华北地区罕见的旱灾。从四二年到四三年,整个华北地区,无论是河南、陕西的国统区,还是太行山区以及晋察冀、冀南的敌后根据地,还是日军占领的沦陷区,都处于哀鸿遍野的情况。

只不过沦陷区普遍都是各自地区最富裕的地区,以及各地的主要粮食产地。情况相对眼下已经退守山区,粮食产量普遍比较低。而原本就不高的粮食产量,又因为日军频繁的扫荡,损失很大的根据地和国统区要好一些。

实际上抗联将要向关内转运的不仅仅是装备,还有维持各个根据地所需的粮食。尤其是在冀中平原丢掉之后,几乎失去了大半粮食来源的太行、晋察冀两大根据地。否则单靠地瘠民贫的山区,能够养活得了那么多的部队和机关吗?

两位老帅都强调,如果选择察南作为主要的作战目标,可以在就地解决相当一部分的粮食问题。避免补给线过长,给日伪军以可乘之机。但按照现在的形势,选择察南作为突破口,不从抗联调集粮食补充给临近的北岳区部队,就算相当的不错了。

就算察南以及临近的北岳区能够提供部分粮食,可黑豆那玩意就连牲口都不爱吃,是人能长期吃的吗?就算能勉强填报肚子,可是那玩意有营养吗?别说和大米、白面、小米这些细粮,就是和玉米、高粱相比,营养都低的吓人。

还小米、山药管够?自己部队都吃不饱,那还有余力提供给其余的部队?一个连因为吃不饱饭,而身体严重营养不良、虚弱的连山都爬不了的战士。远不如一个班吃饱饭,营养充足的部队有战斗力。

虽说关内部队在最艰难的时候,比东北的抗联最艰苦的时候情况要好一些,不管是什么黑豆、麦麸总归还是多少有些吃的。伤病员经过批准,还能喝点玉米和黄豆磨成的糊糊粥。特别重要的伤病员,多少还能吃到鸡蛋一类的营养品。

再加上华北的冬季,与东北的冬天相比也相差很多。但是长期处于这种饥饿状态,无疑对部队的发展是相当不利的。一个因为连黑豆都吃不饱,饿的连山都爬不动的战士,你指望他还能有多少的战斗力?

杨震之所以坚持要选择察北作为突破口,并抢占绥远地区。除了归绥、包头地区的矿产资源,是他势在必得之外。就是想要依托晋西北根据地与晋察冀、太行区相近的态势,采取彻底肃清晋绥,稳固吕梁,建立一条稳固的交通线。

除了为关内部队补充装备,依托北满正在建设的工业基地,改变关内部队武器、弹药严重不足。以及利用关内丰富的人力资源,反哺北满根据地之外,还有就是为了明年的大旱做准备。

而两位老帅,可能还没有认识到冀中平原丢失之中,给整个晋察冀根据地带来的危害。以及对今年已经显露出趋势,但真正在明年开始的那场巨大的旱灾没有预料到。才认为眼下的北岳,以及晋察冀地区还有余力能够供养西进部队部分补给。

只是这些原因中的相当一部分,却是无法说出口。他能怎么说?像古人一样将自己半神话,能预测明年的天气情况?估计要是说出来,别人不把他当成疯子就怪了。开什么玩笑,大家都是无神论者。不把你批判一个精神不正常,那就是别人不正常了。

此时的他,只能以冀中平原丢失之后,晋察冀目前山区根据地粮食产量不足,以及归绥、包头地区的矿产资源为借口,坚持自己的思路。这边杨震无法将自己的理由解释的太清楚,而面对固执的杨震,两位老帅也是很头疼。

对于他们来说,他们之所以反对西进绥远的主要原因,不仅仅是补给线过长,很容易给日军可乘之机。而且绥远是第八战区的地盘,还有第八战区的部队。在眼下国共关系正处微妙的这个时期内,西进绥远就势必要与第八战区的部队发生冲突。这是任何人,都不愿意看到的。破坏统一战线的这个帽子,太大了。

不过对于杨震来说,他并没有打算在西进的过程之中以挺进军为主力。在他看来,挺进军不经过一段时间的整训,还承担不了这样的作战任务。此次西进作战,还是需要以抗联为主。

既然已经说到这里,杨震也就没有任何的掩盖,直接将所有的思路都说了出来:“两位老首长,我的决心还是以察北为突破口,西进直取绥远地区。我还是坚持认为,察南地区作为突破口不适合。”

“按照我们在战前制定的计划,此次投入的兵力为两个装甲旅另一个独立坦克团、两个骑兵旅、五个步兵师,以及四个火箭炮兵团另五个营,三个直属一五零重炮团,两个高射炮团另七个营、十三个连。”

“战斗机、轻型轰炸机各一个大队,中型轰炸机三个中队,运输机两个中队。另外为了配合此次作战,我军将抽调三个直属汽车团一千二百辆卡车,以及部分内卫部队。并视情况,我们在酌情增加部分兵力和技术装备的投入。”

“此次作战将集中抗联坦克数量的百分之八十,骑兵部队的百分之五十,作战飞机之百分之三十,重炮以及直属炮兵之百分之四十。也就是说在结束西满作战之后,现在集中在西满地区的王光宇、杜开山、陈翰章所部将全部投入到西进作战之中。并且,我们还准备从北满战线抽调一批部队。”

“不过,如果需要对日军在河北境内的铁路线,以及北平至归绥的铁路线展开空袭的话。那么我们还需要在抽调部分的轰炸机与战斗机部队,同时还要在热河境内储备一批汽油与炸弹。”

第1113章 不能在重演了

说到这里,杨震看了看两位老帅听完自己话后的表情笑了笑道:“我的意思是此次西进作战,还是以抗联为主。毕竟我们在装备上,还是有自己的优势的。挺进军除了抽调两到三个旅配合我们作战之外,其余主力将在热河战役结束之后转入休整。”

“休整的同时对部队进行至少两到三个月的大规模整训,重点是步炮协同训练、攻坚训练在内的各种合成作战训练。还有防空、反坦克训练,以及布雷、排雷训练,野战工事以及防御工事修建的训练。并从挺进军中选拔部分人员,进行坦克、汽车驾驶训练,高射炮的操作训练。甚至是飞机地面引导训练。”

“同时为挺进军补充部分装备,调整纵队属炮兵结构,组建旅属反坦克炮兵、山炮营、重迫击炮部队,团属迫击炮部队,以及防空部队。增加作战部队之中的机枪、无后坐力炮、火箭筒,以及高射机枪等武器的数量,并组建队属防空部队。将原来旅属反坦克炮兵,加强到团一级。”

“为挺进军补充的装备,目前已经全部通过铁路运输到齐齐哈尔。只要西满战役结束,就可以全部进行换装。还有我们将按照挺进军的需求,为挺进军补充部分驮马。同时为挺进军换装的军装,也已经全部运到齐齐哈尔。至少咱们身上的军装颜色,得统一吧。一支部队有三四个颜色的军装,总归不是太好。”

“不过两位老首长,是北上齐齐哈尔整训、换装,还是就地留在热河整训、换装,这还要看两位老首长的意思。不过以我的想法,为了保证挺进军部队换装不受干扰,还是北上齐齐哈尔比较好一些。”

“热河乃是四战之地,距离日伪军重兵驻守的地方又近。这里换装、整训,很容易受到日伪军的干扰。咱们虽说不怕他们,但是我想部队进行整训,还是尽量不受干扰的好。以保证战斗力得到尽快的提升。”

“同时在齐齐哈尔有铁路可以与北满腹地相通,交通相当的便利。部队在那里完成基础训练之后,向抗联位于富锦的综合训练基地转运也方便一些。现在这支挺进军,我们是准备按照骨干和种子来培养的。”

“要整训的不仅仅是作战部队,还有政治部、文工团、后勤部、野战医院的各级人员,也要进行军事训练。要使他们在必要的时候,有自保的能力。今天的事情,不能再重演了。虽然是女兵,但是也都是军人,身上穿的还是军装。军人不会打仗,遇到敌人就放了羊像什么话?”

“文工团即是宣传队,但也是战斗队。可我们现在只重视宣传,却忘记了他们本身实际上的军人的身份。除了吹拉弹唱,唱歌、跳舞,军人的其他基本功都忘了。这不是真成了过去的戏子了吗?”

“这要是在抗联,我都给她们拉出去好好受训。组建文工团是用来鼓舞部队士气用的,不是给各级干部准备的老婆预备团。必要的时候,要拉上前线鼓舞士气的。与敌人遭遇的机会,并不在少数。一遇到敌人,除了跑就只能束手待擒怎么能行?至少要有必要的自卫能力。文工团的那些女兵,要保证上台能演出,下台能够战斗。”

“还有野战医院,无论是医生还是护士,都要进行训练。日军擅长小分队渗透作战,他们可不会管什么日内瓦条约,野战医院是他们重点下手的目标。我们本来合格的医生、护士就奇缺,这种宝贵的财富连基本的自保能力都没有,绝对是不行的。”

“这次给挺进军调整装备,文工团的女兵也包括在内。按照抗联的标准,每人都发给一支冲锋枪,一百五十发子弹。所有的医生和护士,考虑到他们的工作性质和强度。每人一支短枪,五十发子弹。但是所有的人,都要接受其他的步枪和冲锋枪使用训练,要做到能熟练使用。”

听完杨震的想法,司令员敲了敲桌子沉思了好大一会才道:“从你的整体计划来看,你们现有的技术装备是足够了,但是投入的兵力数量还是略微有些不够的。虽说配属了我们的两个旅,但是我们自己的部队,优缺点自己心里面清楚。”

“我们的部队优点是政治思想过硬、作战勇敢,长于运动战与游击战、山地战,敢于打白刃战。如果按照你们的打法,我们的部队还需要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整训才可以。即便是调动两个旅的兵力,最多也就是担负一下防御作战任务,或是部分的牵制任务与打援任务。”

“目前虽然装备上去了,但从日常的训练与指挥能力来看,我们集中一个旅的兵力对付半个日军联队或是两个日军步兵大队的能力还是有的。再多,恐怕就有些力不从心了。我们一个旅的平均兵力在三千多人,一般不到四千人。对付日军一个满编联队,在有利地形之下,还是可以。”

“但是在察北那种草原地貌上,却是很难做到。差距就是差距,这没有什么好隐瞒的。别说一个旅,就是一个纵队能在野战状态之下吃掉日军一个正规的野战联队,恐怕都很困难。这不单单是装备的问题,还有部队合成化训练与指挥上的问题。之前受制于我们的装备,别说旅一级的干部,就是纵队一级的干部,都很少有合成化指挥的经验。”

“没办法,从红军的时候我们就严重的缺乏炮兵。一个军团才有几门迫击炮,炮弹还寥寥无几。部队作战的时候,极少有炮火的掩护。所以大部分的军事干部,都没有指挥合成化部队,尤其是步炮合成部队作战的经验。绝大部分的指挥员,都没有受过系统的军事训练。”

“现在装备上去了,不代表指挥能力与部队的作战能力也上去了。防空能力差、步炮协同配合能力差,都是致命的缺点。甚至很多的部队,对机枪的使用和配置,都还停留在只会猛打猛冲之上。相当一部分干部,不会使用地图,不会使用指北针。指挥作战,完全靠一些土办法。”

“我们很清楚在与日军正规师团野战之中,尤其是在平原的地形上,这两个旅能起到的作用有限。担任防御任务还有可能胜任,但是要是承担主要方向的作战任务,就非他们力所能及了。”

“这不是自己看轻自己,只是长期的山地运动战、游击战,我们的指挥员与部队眼下并不适应你们这种正规作战模式。长期的弹药缺乏,我们也没有进行类似的训练。在集结整训期间,因为保密的原因类似的训练也不多,更多的时间都是在抓紧时间熟悉装备,筹集出关的必要物资。合成作战能力差,是部队目前普遍的现象。”

“如果日军华北方面军倾巢出动增援蒙疆驻屯军,你们增加兵力实际上是一个无法改变的现实。而在还要固守北满根据地的情况之下,你们能抽调出来保护西满地区的兵力,也就是相当有限的。”

“尤其是南兴安至热河一线成为一个相当长,而纵深又相对较浅的弧形地带,很容易成为日军重点攻击的目标。而且这么漫长的战线,任意一个点都有可能成为日军的攻击目标。要知道,我们的敌人不仅仅是华北方面军,还有东北腹地的关东军。在这里作战,要面临的是两个方面的压力。”

“我们总不能打通关内的交通线之后,热河以北的交通线又被切断了吧?无论是热河还是北满根据地,都不能出现任何的差错。这么长的战线,如果处处设防只能被动挨打。如果采取机动防御的战术,热河境内又需要保留一支强大的机动力量。所以,我想我们还是就地留在热河境内整训换装。”

“你刚刚也说过,热河乃是四战。这里东连辽宁、吉林,北连兴安诸省。向南可直接南下平津,向西可以抢占察哈尔、大同一线。这里自古以来便是北方民族南下中原的必经之地。所以我们在这里要保证一支强大的机动力量。”

“我们在这热河境内,虽说整体作战能力不如你们,但是这近十万人马放在那里谁也都不敢小视。虽然不一定能牵制多少的日伪军,但是至少你们可以腾出两个师的兵力西进或是北上。热河的地形又是以山地为主,有利于发挥我军山地作战的强项。真的有情况发生,至少不用牵扯你们太多的兵力。”

“不过你那个文工团和政治部、野战医院的那些秀才,也要进行军事训练的事情,我看可以进行。我可听说你们抗联的文工团,都是上台能演戏,下台能作战,而且还曾经有过一次精彩的战例。”

“今年年初你们的一个文工团去前沿慰问演出,与渗透进来的半个日军中队遭遇。那些日军见到一群女兵,以为有便宜可占。结果却没有想到,被你们一群女兵给打成了半残废。如果不是跑的快点,恐怕一个都逃不出去。”

“你们的女兵可不单单是会打枪那么简单,至少简单的作战还是很在行的。这样的女兵,别说我们关内各个部队,恐怕就连全军都是你们独一份。好家伙,那些那是女兵啊,简直就是战士。半个中队,要是搁在以前,我们一个营的兵力也不见得能够啃下来。”

“要是我们文工团的那些女兵,有你们那些女兵一半的能力,今天也不会让人家翁中捉鳖。你说的对得这些非战斗人员是得整训,得有自保的能力。今天如果不是你们的部队,动作迅速将人救出来,后果不堪设想。”

“整训,全军非战斗人员,都按照你们的标准整训。你说的对,这些人不仅仅是演员、文工团员、医生和护士,他们首先是一个军人。就算不能将他们当野战军使用,但是他们首先要有自保的能力。”

“你们派出教官,直接训练。有人诉苦,让他们找我和政委。今天的事情,绝对不能在出现下一次。尤其是那些女兵,我们都知道落入日伪军手中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后果。有些事情,不能在重演了。”

第1114章 练为战、不为看

说到这里,司令员顿了一顿之后道:“无论我们下一步作战是按照你的计划,还是我的想法,热河都要有相当一部分兵力至少保证热中以西地区的安全。挺进军留在这里换装,可以起到相当的作用,至少威胁的作用还是有的。”

“但是杨震同志,我们虽然留在这里坚持,保证西进部队的后方安全,但是并不代表我们赞同你的意见。对于你关于下一步作战的想法和思路,我们还是持保留意见。至于道理,我们该说的也已经都说了。”

“还是一句话,不要轻敌冒进,稳重为主。要注重可持续发展,而不是眼睛只盯着地盘看。虽然你们近几年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底子还很薄弱。与日本这样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强国作战,眼光要看的长远一些,不能指望一口吃一个胖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