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老百姓没有多高的素质,得志便猖狂,这样的缺点大部分人都有,但在他们的身上体现的却相当明显。
朱俊这几年在中原征战,也考察过大汉的乡村,在朝廷强力普及亭长,蔷夫这些基层职位,加上农会这些基础组织,让大汉对国家的掌握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同样出现蔷夫,亭长素质不高,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把大汉的乡村当中自己的王国!
“真有这样严重?”
朱俊的话让卢植前所未有的重视,东汉朝廷先天不足,基层的掌握远远不如西汉,而方德把老兵转职成为亭长,考举制度把蔷夫这些低级小吏遍布大汉,可以说用这样的办法,让朝廷对大汉的掌握前所未有的提升。
其他不说,就说这次对付袁绍的诸侯联军,要是以前的朝廷是不可能在司隶一地提供20多万大军的,并供养的起这支大军,但现在不要说二十万,就是百万也可以提供,这都是靠着这些亭长,蔷夫让大汉对基层的掌握提升,让朝廷掌握的资源和人力都提升了几十倍。
在这几年的的大战中,涌现出了一批有功之士,朝廷分封高级将领,用亭长,蔷夫这样的小吏职务安置底层功臣,可以说朝廷这样的安排让军中上下满意,这些年朝廷大军百战百胜,这样的重赏是其中原因之一!同时加强朝廷对地方州县的影响与控制。现在朱俊说这个制度出问题了,而且非常严重,这不得不让卢植重视!
朱俊点点头道:“朝廷这些年让大量的老兵成为亭长,县中的捕役、差官,维护治安工作,安排考举的士子为小吏,的确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掌握!但这其中的问题非常多,这些老兵让他们打仗,上战场拼命,没有太大问题,但在地方上让他们治理民生、管理租税、协调邻里,却经常出错。
他们大部分都没有经验,又作风强硬,很多人行事都很粗暴,遇事不以理以法,而好以势压人。若仅此也就罢了,这其中,催发了不少下乡之后,作威作福,鱼肉乡里的现象。”
“可以说地方上的豪强敢做的事情他们做了,地方上豪强不敢做的事情他们一样敢做,可以说他们已经成为新的豪强了,要是不限制他们,我们这仗就算是白打了!”
而后朱俊对卢植他们说了几个事例!
有了蔷夫本乡有纠纷、案件,很多都私下处置,偏偏他们没有什么经验,以自己的喜好来处理,出现非常多的冤假错案!甚至不少人连人命事故,都擅自处置,真把自己当中县令了。
还有不少亭长,蔷夫动用自己手中的权利侵占百姓的土地,让百姓上告无门!还有为了升官的蔷夫,自己提高税收,强征税赋这些行为,可以说以前地主豪强做的恶事情,他们同样也做了。
而地方上的县令,哪怕知道这些事情,但因为这些亭长,蔷夫都是当初方德强制推行的,他们根本不敢管,甚至他们也是其中的受益者!
朱俊的话让卢植他们沉默了,他们没有说什么要废除考举制度和老兵下乡制度,毕竟考举制度和老兵下乡制度的优势他们在其中受益,没有这十几万人,朝廷的权利也不可能这么大!
当然他们没有想到弊病会出现的这么快!
皇甫嵩想了想道:“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让朝廷加强监管了,而且考举也要缓慢减少名额,像现在一次上万人这样的考举不能再继续,而且以后要下乡的老兵和考举的士子要先学习一段时间好让他们知道朝廷的法度,并且了解朝廷如何运行,好让他们下乡之后有一定的行政经验!”
卢植点头道:“义真兄言之有理,前两年的特殊时期,以至于不少人讥讽考举出来的士子是蒙生,现在的确要加强考举的难度了,朝廷也要加大对他们的监管。”
而后卢植对朱俊道:“公伟兄,植想保举你为御史大夫,监管朝廷的文武百官,既然地方上腐败横行,官员不法,就请公伟兄,扫清这些贪官污吏!”
朱俊惊讶道:“御史大夫?”
东汉光武帝在对皇权的加强上,比起西汉更有过之而无不及。光武帝亲政时,扩大尚书台的权利,职无不统。
三公被架空,只有议事功能,没有实际权利,以后尚书台成为东汉时期的决策机构,国家中央权利全部集中在皇帝的宫廷办公厅内,且三公往往因小事而被辞退,三公地位逐步降低。所以在东汉的三公,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他们本身的权利很小,最起码完全不能和西汉相比。
而像丞相这是西汉时期的官职,当初灵帝想要长生不老,也不管这些,直接给方德丞相之位,让方德统领百官!这已经和三公职位重叠,而现在御史大夫更是前汉的三公,在本朝是没有的,这是要改革官职,所以朱俊才会这样惊讶!
卢植点头道:“现在朝廷事务繁多,陛下又年幼,难以处理政务,朝廷以前虚三公而实尚书台的做法,已经难以处理越来越多的政务了,所以植打算,把三公改回前朝,毕竟我这个丞相的职位侵占,大司徒,大司空权利,以至于现在的三公徒有虚名!义真兄,植打算保举为太尉,这样一来大家权职明确,才能更好的治疗朝廷!”
卢植,皇甫嵩和朱俊虽然都是保皇派,但却不等于他们不会争权夺利,光武帝加强皇权的做法他们是不认同的,在他们看来大汉之所以变得如此虚弱,就是因为光武帝为了加强皇权,把外朝的权利全部夺取了,皇帝英明神武的时候还没有问题。
但偏偏这上百年上位的都是幼帝,皇权不是被外戚掌管,就是被宦官掌管,以至于这上百年来朝廷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光顾着争权夺利了,而要是改回前汉的制度就没有这么多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