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妖妖小说网>历史军事>穿书之福运绵绵类似的小说> 穿书之福运绵绵 第135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穿书之福运绵绵 第135节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6-28 23:43:44~2022-06-29 23:49:5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18023703 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1章

朝堂风波, 乾元帝自然一一知道。只是这一位帝王在太子司马楧去后,他就陷入一个困境,他缺少一位继承人。

大周皇朝的未来储君得是谁?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历朝历代的开国帝王之后,第二代帝王的存在就是保证一个皇朝延续的根基, 还是最重要的那一根支柱。

太子司马楧活着时, 他是嫡长子出身,他在一众兄弟里能服众。有时候单凭着出身, 太子司马楧做储君就能让天下臣民无话可说。立嫡立长, 这在宗法制度之下,司马楧哪一条都占得住脚。更不肖说司马楧的仁孝之名, 那更是传扬天下。

天下的官员们的头顶上已经出现一位乾元帝,很多人是盼着继位的未来新君是一位“仁”宗皇帝。

乾元帝也是知道天下官员的心声。所以,哪怕太子心软这个缺点一直存在,乾元帝也只是锻炼儿子,他这一位开国帝王未尝不是想着把一切恶名骂名全是自己担下。给后来的继位之君留下一个收卖人心的机会。

偏偏乾元帝这一位开国帝王的寿数貌似太长,瞧瞧如今乾元帝的精力还是非常旺盛的。他自己觉得, 他这样一位帝王还能活好些年。

太子司马楧却是寿数拼不过亲爹,太子是殁了, 留下来东宫的妻儿。

除开太子司马楧之外的儿子,一直以来乾元帝的培养方式都是藩王,都是想着镇守大周朝的四方,让这些做弟弟的给太子做辅助, 做一位贤王的角色。

“松儿……”乾元帝在翻着皇家的存档。他在瞧着几个嫡子的旧档存案。太子殁了, 乾元帝再是心疼这一位培养出来的储君,再是心疼自己的大儿子。

可时间最是无情。乾元帝已经从丧子之痛中走出来。他要为大周朝选出一位新的储君。

选谁?

最初的时候, 乾元帝的想法自然是自己的几个嫡子。秦王、晋王、宁王。这三个嫡子, 哪一个更合适?

秦王身上的缺点, 乾元帝看的分明,这一个儿子当初娶着一位前朝胡人皇族的儿媳。如今秦王的嫡长子嫡长孙,哪怕是乾元帝的亲孙儿亲曾孙,乾元帝也知道天下臣民不会想着驱逐胡人后,再是奉一位流着胡人血统的皇孙当天下人的君王。

那样的话,那些为着驱逐胡人而流过的血,岂不是白流了?

“松儿……”乾元帝最后一声轻叹。秦王司马松不在乾元帝的考虑之中。实在是这一个儿子的恶名传天下。乾元帝不会想把天下社稷交到这样一位储君的手中。他怕大周皇朝的社稷是二世而亡。

乾元帝又是翻开晋王的存档。要说晋王就是无功无过,他真没能什么能拿得出手的功绩,当然也没有过错。这等平庸之辈,当一个闲王挺不错。真是想让晋王做一位储君,乾元帝不放心。

最后乾元帝是瞧着最小的嫡子宁王司马桢的存档。

“桢儿。”乾元帝对于这一个最小的嫡子,他是真心疼爱。这一位皇子也是不辜负乾元帝的宠爱。在藩镇上一直是勇争上流,那在藩镇上年年练兵,一心想北伐。大战小战不断,一直在胜利。

报到京都的战功,宁王麾下最不缺。

要说这一个有什么缺点?在乾元帝的眼中就是太好战。要知道国虽大,好战必亡,忘战必危。

乾元帝的眼中宁王过于的热心军事,一心想当一位冠军侯。这等皇子做藩镇王爷,那是镇守北方的边疆非常好。真是让他当皇帝?

乾元帝觉得一心想当冠军侯,想在战场立功的儿子未必有那一个心思。特别这一个儿子的膝下人丁那叫一个单薄。

宁王府里,宁王与王妃恩爱的很。夫妻二人育有三子三女。搁民间是多子多福。可搁皇家,乾元帝觉得里头有猫腻。

偏偏宁王妃是现任镇国公的妹妹,已故武威郡王的女儿。乾元帝看在武威郡王的情面上,他是懒得管宁王府的后宅事情。反正最小的嫡子膝下已经三个皇孙,乾元帝觉得宁王与宁王妃这是一个巴掌拍不响,既然这一对夫妻恩恩爱爱的,乾元帝就不当棒打鸳鸯的那一根杀威棒。

这些年里,对于宁王府的后宅事,乾元帝从不过问。

等着选储君时,对于宁王痴情至此,乾元帝就觉得这等小儿女情深的,也未必就是好事情。当然,也不是坏事情。至少宁王府的后宅很清静。

后宅事,从来是小事。只要子嗣上没问题,乾元帝不管不问。

可最小的嫡子司马桢一心北伐,用心于军事之上。这在藩镇的管理上,居然一直是宁王妃在管。这就让乾元帝对于这一个儿子的治政手段不放心。

当然,更主要还是乾元帝这时候的心眼儿偏了。

一个一个长大的儿子全是就藩。打小在皇帝跟前得最多关注的是太子司马楧,一直在乾元帝跟前孝顺有嘉的是太子这一个嫡长子。

乾元帝在这一个嫡长子的身上花最多心血。人嘛,十根指头还是不一样长短,何况人心乎。

乾元帝的身边最近又有一个孝顺的孙儿,司马瞻比着他爹太子司马楧更是孝顺的很。总之,司马瞻跟他爹司马楧还不同。司马楧在政事上,他有自己的主张,他跟乾元帝还可能会闹一闹政见不合。

司马瞻这儿就不同,他一心只当孝顺的孙儿。对于各位叔叔们,司马瞻这儿也是关心的很。

未就藩在京都的王叔,司马瞻执晚辈礼恭恭敬敬。

乾元帝拿一些政务寻问司马瞻,司马瞻的对答都是非常不错。特别是在大政之上的见解,司马瞻在乾元帝的眼中就是像他。

子肖父,是一个当爹最欢喜的事情。

而一位君王,自然更喜欢一个继承他之志向的继承人。特别这一位继承人也是有手段,还是友爱叔叔们,友爱兄弟们。

在京都的各家王府世子,这是各位就藩王爷们对父皇乾元帝的孝心,自己不在身边,那当然让嫡长子来孝顺皇祖父。

这些王府世子们更可能也是一种人质,只是在孝顺皇祖父的戏码下,也是套上一层温馨的外衣。

司马瞻就很有手段,各府的世子他是来往皆是友爱有嘉。他从来是一派和蔼的态度,也是关心在藩镇上的王叔。

依着司马瞻的话,王叔们在藩镇上辛苦了,为着大周的社稷是付出心血,付出心力。

“瞻儿,你今年十六了吧。”乾元帝在泰和宫中,他突然对司马瞻问道。

“是的,今年十六。”司马瞻肯定的回一话。

“你长大了。”乾元帝的眼中有欣慰神色。这般年纪甭管在民间,还是在朝堂,这都是一个能当家做主的成丁年纪。

朝廷的成丁年纪是十四岁,十四岁就得开始交人头税。十四岁也是民间男丁的成婚年纪。

“瞻儿,你说说,朝堂上诸公争论的封建与郡县,孰优孰劣?”乾元帝又是突然问一话。司马瞻听着这话后,他是低下头,他想一会儿后。

司马瞻是回道:“封建与郡县,各有优劣。始皇一统天下,治郡县,方能混元为一。如今大周治下分封诸位王叔,也是为着天下安宁,为着司马氏的江山稳固。”

“皇祖父重用诸位王叔是为着拱固大周的社稷。”司马瞻的嘴里说着乾元帝的好话。

“你真这般想?”乾元帝笑问一话。

“孙儿不敢欺瞒皇祖父,孙儿以为诸位王叔们在藩镇上守卫的便是司马氏一族的江山社稷。天下安宁,宗室有责。”司马瞻的嘴里虽说着郡县好,却也是更赞同藩镇好的模样。

“社稷江山,这是司马氏的天下。朕当年想着你父王当储君,他是继承最大的一份家业。其余的儿子就是分一块小家业,去藩镇上享一享福。同时更是削去诸家武勋贵戚的兵权。”乾元帝说出他分封诸王的真正想法。

那兵权不想给武勋贵戚们,总要有人去拿着。乾元帝当然是更信任自己的儿子。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天襄襄,皆为利往。那些短命的朝代为何短命,兵权没拿住才是关键。历朝历代的造反,口中嚷嚷是不成的。最后比拼的还是手中的刀把子。

兵权,是皇室的根基。

乾元帝当然不可能让外姓人握住兵权,特别是他这一位开国帝王的治下。便是这些外姓的武勋亲贵们想在军中拿住兵权,那也得分散开,那也得敲打的零零碎碎。

总之一切得在皇帝的掌握之内,那是手把手的捏到手心里盘算。

这些年里,兵权已经集中到司马氏的皇族手中。除着皇帝外,就是他的儿子们在诸藩镇里在掌兵权。

至于更下头的任职武官,那些人的地位都是有限的。真正能当山头的开国武勋,要么已经过逝了,要么已经被皇帝砍头了;再要么是识趣的拿着富贵养老,给后代腾一腾位置出来。

“皇祖父考虑着天下万民,更是把司马氏一族的安危搁于心上。孙儿以为皇祖父如今做的是让后代君王能效仿的祖宗家法。皇祖父开一代之先河,安天下万民,安社稷江山。”司马瞻在此等时候自然是捡着好话讲。

这话乾元帝听后,他是开心的大笑起来。

乾元二十三年,四月中旬。

杜绵绵挺忙碌,她先去嫂嫂程氏的娘家参加一回洗三宴。这一回是侄女朱兰华生下长子。杜绵绵做为长辈得着请贴,她亲自去贺喜。

这一位的洗三宴非常热闹。杜绵绵在这一回的洗三宴上,她是与妯娌三太太贾氏一起聊一回话。然后杜绵绵就是遇上朱佑祥未来要迎娶的嫡妻。那是一位容貌挺不错的姑娘。

“长得真好看。”杜绵绵当着三太太贾氏的面,她是夸一回话。

“我给祥儿挑嫡妻,这一回真是花足心思。柳姑娘人不错,还是我娘家的嫂嫂给介绍的姻缘。”三太太贾氏是说一说这一桩婚事的来由。

“知根知底,真是般配。”杜绵绵自然是捡着好话讲。

三太太贾氏是捂嘴就笑,她说道:“双方已经合过生辰贴子。我打算着寻一个黄道吉日,就请媒婆去登门提亲。”

“祥儿打算今年成婚?”杜绵绵问一回话。

“看看吉日合在哪时候,今年不成婚,明年也要成婚的。”三太太贾氏说的肯定。杜绵绵听后,她是点点头,她笑道:“那得恭喜嫂嫂,你是很快就要吃上媳妇茶。”

“借四弟妹的吉言,我盼着那一天。”三太太贾氏说的开心。

此时有丫鬟来传话,只道吉时到了。于是杜绵绵与嫂嫂贾氏一起去院中参加三朝洗儿礼。杜绵绵这等时候自然是随大流的给出添盆礼。

自己生孩子时,那在产房里坐月子。外头的热闹是无缘瞧见。等着做客时,那能瞧一瞧别人家的三朝洗儿的热闹。

要说杜绵绵这在京都年复一年的,她参加的聚会与宴席相当多。没法子,人情往后,这是不能拒绝的事儿。

朱兰华的长子洗三宴,杜绵绵这儿参加了。

朱兰清的长子洗三宴,杜绵绵更不可能缺席。要知道朱兰清嫁的可是乐平伯府。哪怕是嫁得庶子,成为庶子媳妇。好歹朱兰清的夫君真上进。

杜绵绵还问过弟弟杜敦,这一位与他同一科考中的朱兰清夫君审问之,这一位的学问如何?

杜绵绵到现在还记得弟弟杜敦的话。

“审问之的学问甚好,我是不能比之。依着岳父与我的谈话,乾元二十四年的春闱,若无意外的话审问之当能金榜提名。”杜敦的嘴里是非常的推崇审问之的学问。

堂堂伯府子弟,能在正统的科举上走出一条道。科举之难,不是嘴皮子功夫说说。那真的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杜绵绵对此只能感慨一回,朱兰清这一位侄女的将来一定能得着诰命官身。

在乐平伯府,杜绵绵注意到一些事儿。

哪怕是庶子,朱兰清与丈夫审问之在伯府的权利还不小。这不,在结束这一日的洗三宴后。在回家时,杜绵绵与嫂嫂贾氏是坐一辆车。嫂嫂贾氏准备顺道去司马宅小坐会儿。

在路中,妯娌二人谈一回话。

“瞧着兰清的日子,这才是让人羡慕的紧。瞧瞧同是庶子媳妇,兰清的丈夫争气,如今兰清一个庶子媳妇都是能沾一沾管家权。”三太太贾氏对于朱兰清这一个庶子媳妇能摸到管家权,她是真的非常惊讶,也是非常羡慕。

这事儿朱兰清在娘家时,她可没有提半分。

还是今个儿参加洗三宴时,朱兰清的妯娌嫂嫂,乐平伯府的世子夫人嘴里似乎是无意,又似乎是有意的提一回。许多人才是若有所思的反映过来。

“乐平伯府上有伯夫人做主,伯夫人有自己的嫡亲儿媳,那是伯府的世子夫人。兰清那儿说是能得管家权摸一摸,我瞧着也许就是一个愰子,听一听就成。哪能当真?”杜绵绵不怎么相信的。

“四弟妹,你还真是小瞧人了。”三太太贾氏摇摇头。

“我可打听过好几回。原来就有听着一些风声,只是不确定罢了。你当那乐平伯府是咱们忠勇侯府。告诉你一回,乐平伯的世子是不一个争气的。”三太太贾氏还是小声的提一话。

“我家三老爷在国子监被罚回府,打那后失去监生的那一桩事情……”三太太贾氏是轻咏一声,她似乎是嗓子不太舒服。总之,三太太贾氏就是提一提。

“就是那一回闹得人命官司的事情太大,好多纨绔子弟都是拖累家族。乐平伯府的世子爷就是那一回被罚了。瞧着有一个世子的身份,可他被皇上恶了,还连累着乐平伯也是官降三级。”三太太贾氏这一提话,杜绵绵秒懂了。

“乐平伯府的世子是不成了,乐平伯又不缺儿子。兰清的丈夫是乐平伯的次子,世子不成,如今伯府领头的就是兰清的丈夫审问之。这审问之为人,我听着三老爷提过,说他学问好,必是进士及第的人物。一旦这等人物出头,那世子除着担一个爵位继承人的名头外,在乐平伯府哪还有多少威势?”三太太贾氏表示人都是现实的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