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33章 讲解

“老骡子”干脆:“别算了,咱每种颜色粗细都要一百斤,白色的用的多,每样要二百斤,回去各家分。不够咱村里有车,再来拉呗。”

大伙在大岳庄买的东西把车都塞满了,再买棉线确实装不下。不过,最后,每种颜色的纱线还是要了五斤,先带回去给大伙当样品。

二百多斤棉线打了个大包,放到悠悠开的吉普车顶货架上。李专员看着悠悠车上的货架,对自己的司机说:“回去咱们的车顶也按个货架,这东西实用。”

石庙的俩队长看着几个长长的队伍,若有所思的问道:“同志,俺打听个事,你们这纺织厂,光是纺线和染线两个车间,得用多少投资?”

这个问题讲解员还真回答不上来,她抱歉的说:“你们先等等,我问了再给你们回答。”

布匹门市的柜台上摆满了成匹的棉布,光滑平整,色泽亮丽,花色清晰。

柜台的前面挤满了人,倒是没有排队的,十来个营业员都忙不过来。

小靳庄的棉布不要布票,质量又好,价格和国家定价相同,深受群众的欢迎。

现在供销社偶尔也供应不要票的棉布,布票价格也降了下来,每尺不到一毛钱。

讲解员介绍:“这附近十里以内的人,买布都来我们村,其实供销社里也卖我们村的布,可大家宁愿多跑路,也得到我们村里的门市上买。”

花同样的钱,大家当然想买好的。现在农村半数以上的人家都有自行车,二三十里的路程,个把小时就到了。

韩屯村的人在大岳庄买了不少丝绸,倒是没再买棉布。石庙村他们三个,每人买了十几块布,老人的孩子的加上孩子娘的。

参观完工厂,也到了吃饭的时间。小靳庄和大岳庄一样,工厂里也有食堂,不过就餐的大部分是上班的工人。

食堂设在工厂的最后,前后都有大门,也有孩子和老人在这里用餐的。

“俺们村的工厂三班倒,上班在厂里吃一顿放就行,其他的两顿,大伙还是习惯了在家自己做。”

食堂里就一样饭菜,白菜豆腐炖粉条,一毛五一份,一份一大海碗,分量十足,白面馒头一毛钱一个。门口摆放着几个大保温桶,里面盛着开水。

他们村里的人吃饭用票证,外来人员现金结算,馒头不用粮票。

讲解员帮助大家买好了饭菜,就告辞了。饭菜虽然不如大岳庄的丰盛,可味道却挺好。能将简单的白菜豆腐做成美味。看来也是村里做饭的高手,果然吃货在民间。

二十多分钟后,大伙刚吃完午饭。讲解员就回来了,还带来了他们村的靳支书。

相互介绍后,靳支书解答了石庙村提出的问题:“俺村的纺织厂上的是一万锭的生产线,全部从英国进口的机器,每天能纺3吨纱。我们县里的纺织厂也是一万锭,每天才纺2吨纱。

不承认不行,这外国的机器就是好。可价格也高,这万锭的纺纱机器,就得二百多万。最贵的是印染机器,四百多万元,幸亏染料价格和国内差不多。

贵有贵的好处,染出来的布就是好,色泽鲜亮图案清晰还不褪色,上午你们也见了,俺说的不错吧。

还有就是这外国的机器好用,从开业到现在二年多了,就没出过毛病,产品全都是一等品,俺村就没处理过残次品。

俺们村能有今天,多亏了从英国回来的耀华爷,一千万的投资都是他赞助的,厂房加机器设备,用了九百万,剩下一百万做流动资金刚好够用。”

万锭的生产规模,光流动资金都得一百万,纺纱厂的投资,确实够高的。

石庙村的人被震住了:“棉花的价格不算高,一百万的流动资金都干什么?”

“棉花的价格确实不算高,我们收的皮棉每斤价格一元左右,可用量大啊。每个月消耗一百吨皮棉,库存必须在三百吨以上,够三个月的用量,光这一项就得六十多万。”

石庙的石支书不解的询问:“您说的一万锭生产线,俺们还真不懂?”

小靳庄的支书笑了:“是我没说清楚,这一万锭说的是纺细纱的锭子数量,纺纱厂的规模都是用它来衡量。

俺们这里的盐碱窝只能种棉花,地区的纺织厂刚增加了两条生产线,达到了五万锭规模,每天生产十吨纱。”

石支书接着询问:“办个纺纱厂,最少得一万锭吗?”

“哪到是不用,我们县里的城关公社就有个小纺纱厂,才三千锭的规模,也没上织布设备,单纯的纺纱。”

“俺再问一下,染布的机器贵,单独染纱线的机器,得多少钱?”

“染线的机器价格不高,染色加烘干,还不到十万。”

李专员听出了端倪,问道:“石支书,你们这是有想法了?”

石支书指着他们村的两个队长:“李书记,是他俩有想法。”

那俩队长互相看了一眼,高兴的说:“李书记,我们这次可没白来。俺们算是看明白了,要想富,光靠种地是不行,还得办工厂,搞加工。”

靳支书笑着说:“老哥俩真是清亮人,俺也是建了纺织厂,才明白过来这个道理。

不瞒你们说,这纺织厂就是个聚宝盆。一元钱的棉花纺成线,能买到两元钱,织成布能买到四元钱,价格成倍的往上翻。

俺们这进口的机器,一天纺三吨纱,每天上万的利润,俺们做梦都不敢想能挣这么多钱。

不过这聚宝盆价格太高了,一千万元的投资,要不是耀华仁义,全村的家当加一块,十万元钱也凑不出来。”

八十年代初期,一千万确实是天文数字,县级的财政收入能达到这个数目,就算是好的了。

交谈了半个多小时,靳支书告辞,讲解员带领大家去村里参观。

现在还是农闲季节,又是刚吃过午饭,村里基本上家家都有人,大部分人家的大门都敞开着。

在村里的十字路口,讲解员停了下来,指着旁边的人家说:“大家别客气,大门开着的人家你们随便进,我们村经常来参观的,大伙都习惯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