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妖妖小说网>历史军事>三国之谋伐小说> 第502章 荀攸与许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02章 荀攸与许褚

第502章荀攸与许褚

人活在这世上,首先想的应该是生存,然后是需求,最后才是生活。

生存就是字面意思,活着,便是最重要的基础。

不论是怎么活,哪怕是像野人一样,吃昆虫,喝溪水,啃生肉,吞果子,都是为了活。

需求则是物质提升。

刀耕火种,茹毛饮血,是为了活得更好。

精耕细作,燔肉烹食,再撒把油盐,也是为了活得更好。

而生活。

便已经脱离了物质,开始追求人生价值与生活意义。

很多人追求生活,讲的是梦想;讲的是希望;讲的是在有限的生命里,追求无限的未来。

这很美好。

但当有一部分人已经不再满足生活的时候,下一步,就是欲望,就是野心。

权力,本身就是一种名叫欲望的毒药,让人迷醉,也让人沉沦。

在冀州,袁绍的本心,早就已经随着权力的扩大而与原本的党人势力产生了巨大的裂缝。

或者说,他本身就是在一步步往上爬,不管是利用袁家名望,还是利用党人身份,只要能够往上爬,他都无所谓。

前者是欲望,而后者则在追求生活。

党人求的是政,求的是天下太平,不是真的想要颠覆汉室江山。

严格意义上来说,荀彧也属于党人,因为他们的目标都是一样的,忠于汉室,只要皇帝姓刘,只要皇帝重用他们这些清名人士,那都无所谓。

可惜袁绍已经背离了党人的初衷,膨胀的野心让他再难以回到当初与党人亲密无间的时候。

荀和跟赵恭坐在后院的亭里,两个人只是很平常地相对跪坐,太史慈和侯栩,以及荀和的两个老仆则是站在回廊口子上,与亭子隔了约五六丈的距离。

太尉府不像廷尉府,廷尉府比较小,府邸内除了赵恭的家眷以外,就只剩下几名老仆,连看家护院的护卫都没有几个。

因为袁绍很清楚目前党人势力里作主的不是赵恭,而是荀和陈逸这帮有名望的老党人,所以主要监视力量在他们身上,并不是在赵恭这些人身上。

在荀和的府邸里,只有几名忠诚的老仆了,其他人不少已经被袁绍收买,充当内应,府中的侍卫,更是直接由州牧府强行派过来的,名义上是为了保护太尉,实际上什么意思大家都清楚。

因此荀和与赵恭会面,侯栩和太史慈根本参与不进来。两个人会面的时候,两个奴仆堂而皇之地与他们平起平坐,显然是一件很违背常理的事情,容易惹人怀疑。

淅淅沥沥的雨水还在下,打在亭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亭内有桌案,案上摆着一炉火,烤着一壶菊花酒,两个人腰间也都佩戴了茱萸。

这很像是重阳节一次普通的老友聚会。

荀和轻声感叹道:“人生居然如此奇妙,没想到他竟是侯栩。”

“是啊。”

赵恭苦笑道:“刚听到他自我介绍的时候,我也吓了一跳,我记得那时朝廷就已经发了通告,侯栩被斩了,谁知道还能从洛阳监狱里出来。”

“咱们那位康帝。”

荀和摇摇头,那位皇帝还真是,连反他的逆贼交钱都可以放,贪婪到这个地步了。

“公舒,如今洛阳现在是伯安公担任天子,伯安公温厚纯良,德高望重,乃宗室长者,他遣人来找我们,我们”

赵恭试探问道。

荀和毫不犹豫道:“党人已经走错过一次,不能再错第二次。”

“嗯。”

赵恭点点头。

侯栩和太史慈已经说服了他,他们不能亲自跟荀和谈,那就只能自己来。

现在看样子荀和的态度和他一样,也没打算继续被困在冀州这辆已经往叛逆的道路越走越远的战车上。

这倒是在情理之中,因为袁绍已经伤了党人们的心,而朝廷那边也换了天地,刘虞上台,他素来与党人亲近,对于他抛出来的橄榄枝,党人自然不能弃之如敝屐。

“我们现在处境十分微妙,袁绍提防着我们,就算想要做什么,也被人监视着。”

荀和沉吟道:“朝廷虽然遣人来,可我们暂时却无能为力。”

赵恭看了眼侯栩,笑道:“朝廷也知道我们的处境,那位曾经的黄巾贼,现在的中散大夫,来时就已经跟我说明,要我们不要有所行动,先藏气于身,待合适之时,便是我们反扑之日。”

“嗯。”

荀和微微闭上了眼睛,听耳侧风吟雨落。

党人势力在冀州耕耘十多年,根深蒂固,哪那么容易被清除,而且这些年袁绍一直被外部势力牵制,他麾下乃至他本身与党人势力都纠葛很深,想要剥离开来,绝非易事。

所以现在的党人也并非是没有能力,至少如果策划得当,趁着袁绍目前主要精力都在东面防备青州幽州的时候,忽然反戈,夺取魏郡,还是能办到。

但这样一来,提前暴露,党人面临的就是袁绍铺天盖地的打击,因而远不如先蛰伏起来,在关键时刻给袁绍致命一击来得更好。

“对了,朝廷除了让他们过来与我们相会以外,还有一件事。”

赵恭忽然说道。

“什么事?”

荀和问。

“有人托他们给公舒带句话。”

“谁?”

他不问是什么话,而是先问谁。

“陈暮。”

“他?”

荀和微微眯起眼睛。

陈子归吗?

仔细想想,也算多年老友了。

曾经做过朋友,当过敌人,最终随着时间流逝,什么都淹没在了岁月长河里。

如今他声名鹊起,名震天下。自己却垂垂老矣,行将就木。

这天下之未来,也确实会到他们手里。

“嗯。”

赵恭继续说道:“他说如公舒不嫌弃,愿意秘密举荐伯定、公达去青州入仕。”

“哦?”

荀和眯起眼睛,轻笑一声:“这是不放心我们呀。”

赵恭说道:“许是为了让我们后顾无忧。”

“这样吗?”

荀和思索起来。

伯定是他的儿子,叫荀靖,今年三十一岁了。

公达是荀攸,是他的堂侄子,今年三十九岁了。

荀家目前有两脉,主脉是荀彧的祖父荀淑那一脉。

荀淑有八个儿子,称为荀氏八龙,属于荀家第二代,后辈中有荀彧、荀衍、荀谌、荀悦、荀棐较为出众。

另外一脉则是荀淑亲弟弟那一脉,有荀昱、荀昙兄弟,跟八龙是堂兄弟,同属荀家第二代,皆为名震天下的党人。

荀和是荀昱的儿子,跟荀彧、荀衍、荀谌、荀悦、荀棐这些人一样,同属于荀家第三代。

而荀攸则是荀和堂兄荀彝的儿子,荀昱弟弟荀昙的孙子,年岁比较大,辈分却是最小,是荀家第四代。

前几年八龙之一的荀爽在冀州病逝之后,荀和的儿子荀靖,堂侄荀攸,族弟荀谌,都曾经为荀爽扶灵送回颍川老家下葬。

后来荀谌又回到了冀州袁绍麾下,而荀靖则是在荀和的嘱咐下留在颍川,荀攸的话,荀和没有去管,毕竟那么大的人,有他自己的主见。

虽然大家都同为荀家人,可人各有志,分投不同势力很正常。比如荀彧在青州,荀谌在冀州,荀悦在洛阳。

所以荀攸扶灵回去之后,就给他回了一封书信,称打算辞官回乡,就再也没有来冀州出仕。

荀靖和荀攸都是荀和最亲近的亲属,陈暮忽然要举荐他们去青州,打的什么主意用脚指头都能想到。

一是二人确实有才,出仕为官,为青州添砖加瓦。

二是恐怕想将他绑上青州战车,以为人质。

这是怕他们党人降而复叛呀。

荀和觉得有些想笑,心道我们党人名望满天下,世人皆知我们品德高远,怎么可能会做出这种事情?

不过让他们出仕也算是件好事,至少他们这一脉,比荀淑那一脉,确实要落魄许多。

想到这里,荀和沉吟片刻,忽然笑了一下,看着东方的天空,轻声道:“看来,我是该写一封家书了。”

兴武四年,也就是公元196年9月的大汉天下,注定是充满了波澜曲折。

用波谲云诡,混动不明称现在的情况,也丝毫不为过。

刘备大军南下,救援孙坚,与袁术在固始对峙,眼看东西二路大军皆有成效之际,袁绍却挥师南下。

一时间南方原本还算明了的战局顿时乱成一团,偏偏袁绍也有理由,说是来劝说袁术。

但谁都不知道他到底打的什么主意,刘备被迫放弃固始,北上迎敌。

中原地区到处都在打仗。

兖州、豫州、徐州之地,不说生灵涂炭,至少也是百姓难得安宁,各路军阀不说,流寇遍地,盗匪成群,犯上作乱者不知凡几。

秋风萧瑟,北方来的西伯利亚冷风拂过广袤的华北平原大地,跟后世不同,此时的河南地区,林木极为茂盛。

官道两侧有平原,但更多的却是森林和繁盛生长的野草,像是变成了一片草原,充满勃勃生机。

刘备亲率大军北上,这一日路过沛国谯县,天色已晚,就让人安营扎寨。

安营扎寨也有讲究,虽然他们拥有四万大军,但大军前行,向来都不是一股脑就往前走,而是分批次行动,前锋军多少人,前军多少人,中军多少人,后军多少人。

其中前锋军很重要,一是探地形、检查前方道路是否通畅。二是观敌势,看看敌人有没有在前面埋伏。三是为后军找驻扎地,等后军抵达就直接安营。

刘备当年在卢植麾下的时候就做过前锋军,一系列操作熟门熟路得很,而且这一次他不待在中营,而是自己就与关羽张飞领军在前面探路。

张辽牵招高顺沮授田丰他们反倒成了前中后军的主将。

倒不是刘备不爱惜自己,不顾身份跑到队伍最前面,而是之前他答应张飞,让张飞做先锋,结果关羽过来了,三兄弟多年未见,需要叙叙旧情,每日腻在一起,不愿分开。

可是之前又答应了张飞,军令不好改,于是干脆三兄弟一起率领几千人马,到了队伍最前面。

不过这事曹操干过,孙坚孙策干过,孙权也干过,倒是很正常。

当然,曹操孙坚孙策三人属于正面教材,孙坚孙策二人自己是猛将,没人能拦得住他们,曹操则是身边猛将如云,所以无所谓。

孙权则是反面教材的典型人物,带着几千先锋军跑到合肥城下,结果就被张八百打出屎来,丢人丢到姥姥家。

此时已经是下午时分,夕阳即将落下,天边卷着美丽的火烧云彩,远方的森林里暮鸦降落。

这个时候应该是要找一处营地休整驻扎之时,刘备关羽张飞说说笑笑,顺着道路四处探视,忽然就看到不远处有一片浩大的丛林,有四散出去的斥候从那边丛林过来。

“明公,在那树林后方有一处平原区,还有一条大河,附近有诸多堡垒、村庄。”

斥候下马说道。

刘备就问道:“可询问过当地人,这里是何地?”

汉朝可没有手机地图,也没有定位功能。

大军上一次问路还是在思善县以北,当时百姓称往北数十里就是谯县。

在没有地标、没有导航的年代,走路基本靠问,项羽就曾经找人问路的时候,被当地老农坑过。

好在刘备名声不错,百姓听到是他的大军,纷纷为其指路,甚至还有人自告奋勇担任向导,上一位向导进入谯县境内后就回去了。

因为对于大多数普通黔首来说,这辈子所能够涉及到的范围,基本就是本乡和附近乡亭,再远一点的,就是本县之地。

刘备知道这里是谯县,但具体什么乡亭,什么地方却不知道,还得继续寻找当地人问路才是。

“我们本想去找在田间干活的当地人问路,但还未过去,他们就跑进了坞堡内。”

斥候答道。

刘备想了想,对关羽张飞道:“二弟三弟,许是军士们穿了铠甲,惹人惧怕,你们跟我同去如何?”

他自问名声不错,应该不会有百姓将他拒之门外。

关羽笑道:“正该如此。”

张飞却是懒洋洋地提不起兴趣:“要是今晚能在百姓家里买些酒就好了。”

“好了好了,应你就是,我们兄弟许久未见,也是该畅饮一番。”

刘备哈哈大笑起来,军中无酒,关羽过来了,三兄弟聚首,没能喝个痛快,确实感觉少了点什么。

“可惜四弟不在。”

关羽叹道。

刘备笑了起来:“无妨,此次北上,看能不能让四弟抽时间过来一趟。”

“让他带点烈酒,普通秫酒根本不过瘾。”

张飞顿时来了精神。

秫酒又叫做黍酒,就是高粱酒,度数很低,每次张飞喝了之后就觉得不过瘾,然后想打架。

可这世上哪有那么多仗打?

打不了架,就只能去鞭打士卒,因此一直被刘备和陈暮诟病。

甚至前些年还被陈暮狠狠地教育了一通。

后来自从有了高度烈酒之后,顿时就不一样了,每次张飞都能喝个尽兴,醉醺醺的,哪还有力气去鞭打士卒?

所以从某种角度上来说,高度酒对于张飞是有益的,既能让他舒服,也能让他麾下士兵舒服。

几个人和约数十护卫就调转马头,往那边森林的方向而去。

森林并非位于平地上,起伏有坡度,但坡度不高,也就是几丈到十几丈高的小山包丘陵而已,顺着百姓常走的一条小道山路,缓缓进入了林中。

一路上秋风徐来,枯黄的树叶不断落下,积叶成堆,沿途还看到了人影,有几名山民正在砍伐枯萎的枝叶,捆扎成柴火。

秋天正是农民囤积薪柴的时候,百姓忽然见到背后有马蹄声,扭头一看,吓了一跳。

不过刘备面相很好,长得仪表堂堂,令人心生好感,而且他十分有礼貌地喊道:“诸位莫怕,我是路过此地的朝廷官吏,有些事情想要询问诸位。”

本打算欲走的几名山民看向年纪约在五十左右的一位中年人,那中年人就停下脚步,驻足拱手道:“原来是位贵人,不知贵人找我们何事?”

刘备翻身下马,拱手回礼道:“我是青州牧刘备,奉朝廷之令征讨淮南袁术,路过此地,不知此为何处?”

青州牧?

中年人吓了一跳,这可是顶天的大官啊。

连忙毕恭毕敬道:“见过使君,好教使君得知,此地是谯县城父乡以北的涡亭许家里,此地西面是老子故地厉乡,南面是思善侯国旧地,北面是涡水。”

汉朝县以下,分为乡、亭、里,十里一亭、数亭一乡,数乡一县。所以严格称呼某人籍贯,应该是某县某乡某亭某里人,比如在《史记》中记载老子出身,就是“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

刘备肃然起敬,说道:“原来此地竟是老子、伍相国、留侯、思善侯故地,当真是人才辈出之地也。”

中年人略微有些自豪道:“使君谬赞了。”

刘备又问道:“我等大军前行,天色已晚,不知道此地有没有可以让军队驻扎的地方。长者请放心,青州军纪律严明,对百姓绝对秋毫无犯。”

中年人便说道:“使君之名望,天下皆知,自然知道青州军纪律严明,只是我等不过乡野小民,也不懂军队驻扎之地,此番还得使君亲自过去看看才能知晓。”

刘备一路走来,都是崎岖道路和颠簸不平的土地,好不容易找到一片开阔地带可以驻扎,得了当地人应许,自然高兴地道:“还请长者前方领路。”

“二叔祖,我们柴还没打完呢。”

有个少年说道。

中年人瞪了他一眼,示意他不要乱说话。

刘备却哈哈大笑道:“此小事尔,众将士听令,每人打一捆柴赠与长者。”

“啊,我等乡野小民,怎么能劳烦使君?”

中年人惊讶道。

刘备却说道:“我们耽误了长者砍柴的时间,自然不能给长者造成不便,百姓要过冬,如何能缺少薪柴?”

“这”

中年人还想劝阻,但刘备麾下的数十名士兵早就个个翻身下马,冲入丛林里用钢刀砍柴。

几乎九成以上的士兵都是农民子出身,在汉代,良家子并不是说的百姓子弟,而是指豪强子弟,平民黔首在大多数诸侯军阀眼中,甚至都不能算人。

而刘备则是少数重视黔首平民的诸侯,麾下士兵对于砍柴、种田等农事都熟稔得很。不一会儿人人都笑嘻嘻地扛着一捆柴出来,互相打着趣,一个个笑称自己手艺没拉下。

“长者这样可否?”

刘备看了眼天色,已经快临近傍晚,就出声问道。

中年人感叹道:“世人都说刘使君为忠厚之人,我今日总算是得见了,使君请安心,我必带使君找到一处合适的驻扎之地。”

“多谢长者。”

刘备又拱手一礼,众人这才重新上路。

一行人将柴火放在马匹上扎好,牵着马,刘关张和那位中年人走在队伍最前面,一路上说说笑笑,很快就出了丛林。

过了两道山梁,就站在一处山岗上,山岗离下方平原约十多丈高,能俯瞰到整个平原区域。

就看到那涡亭道路交错,阡陌纵横,大量田地和村庄星罗棋布,正是秋冬季节,河南百姓将要种植宿麦,因而田地里一处热火朝天的农忙迹象,来往百姓很多。

“使君请看,这里就是我们城父乡涡亭,那边是我们的村庄许家里,远处是建平里,再那边则是赵家里,周围总共有三亭十多个村子,约二三千户人家,栖息在这涡水南岸。”

中年人一一介绍道。

刘备站在这山梁上四处张望,远远地就看到在北面约四五里之外的涡水波涛滚滚,河畔附近正有一处茂密森林,周围有大片平地,不由点点头,指着那个方向道:“那一处正适合行军驻扎。”

“那是建平里往日放牧牛羊的地方。”

中年人就笑道:“山下就是我们许家里,现在天色还没有黑,使君可以先跟着我们进村休息休息,把东西放下,然后我再带你们去那边看看。”

“甚好。”

刘备满意地点点头,每日行军休整驻扎都是一件麻烦事情,今天很轻易解决这个问题,倒是很不错。

一行人就准备下山。

山道崎岖,左右丛林茂密,树木森森。

而就在此时,前方的山梁口,忽然跳出数十名大汉,为首之人怒喝道:“谯县许褚在此,何方贼子来此窥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