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三十二年了。”明觉笑道,脸上的一条条皱纹皆是他苍老的明证,那枯木般的手掌与栖梧洁白的皮肤连接处,佛珠不停留地滚过,放佛完成了一段岁月的交接,“佛渡有缘人,贫僧今日将此珠送给她,也是贫僧的缘法。”太后听了怔怔不语,上官凝注目着栖梧手上的佛珠,心下也若有所思。凝神的片刻,谁都没有留意到小公主从蒲团上扑了下来,往佛台那边爬去。直到朱静心一声尖声呼叫,“小心!”众人才恍然回过神,就见栖梧正抓着佛案垂下的黄稠往上攀爬,那佛案上摆着一只铜铸香鼎,正被黄稠扯着往边沿滑动,眼看就要掉下来,下面正对着手无缚鸡之力的栖梧。戚太后脸色大变,急忙扑过去把她护在身下,众人都以为来不及了,没想到那香鼎竟生生停在了香案边缘。
这出意外事故惊得众人一身冷汗,朱静心连连拍着胸口,“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有惊无险,感谢佛祖。”小公主受了惊吓哇哇哭了起来,戚太后带着劫后余生的喜悦,一边哄着她一边庆幸道,“阿弥陀佛,多亏求了平安符,果真是逢凶化吉了。方丈说得没错,小公主是个有缘人,受佛祖庇佑呢!”而上官凝的目光却和明觉方丈一样,只定定地落在那重新被摆好的香鼎上,刚才那匪夷所思的一幕并没有逃过他们的眼睛。
怕再出什么意外,戚太后等人辞别了方丈,便匆匆忙忙地回宫了。上官凝送到山门,又返回寺里,直接找到明觉方丈,求证刚才那场意外,“佛祖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力量将一只摇摇欲坠的铜鼎牢牢钉固在案上,大师是否可以替我解惑?”明觉只做摇头不知,她左右问不出个什么,带着满腔疑惑离开了。待她走后,明觉笑看着佛像,“姑娘出来吧,她已经走了。”
原本空荡荡的大殿里转瞬出现一个人影,诧异地问,“大师如何能猜到我在这里?”
“贫僧的这双眼睛,能看到别人看不见的东西。姑娘一直跟在小施主周围,对小施主处处留心呵护,想必是她的母亲。”权洛颖想起虞嫦也能看见她的事情,猜测他们可能拥有一样的能力,心中释然,又听他轻易地道出自己身份,加之先前对栖梧的格外眷顾,因此心中平添许多敬畏,朝他做了一揖,“大师所言不错,在下确是她生母。”
明觉对掌还礼,请她在蒲团上坐下。权洛颖坐定后,道出自己的不解,“那串佛珠对大师如此珍贵,大师为什么会将其送给小女栖梧。”
明觉笑道,“无他,只不过是物归原主罢了。”权洛颖不解,明觉怅然道,“三十二年前,贫僧曾想度一人脱离苦海,最后却为人所度,临别前她赠贫僧一串佛珠,就是令嫒手上那串。”
权洛颖心下一忖,三十二年前,李攸烨尚未出世,何况是栖梧,何来物归原主一说,恐怕是原主已逝,只能物归后人了。她心中明白几分,不免感慨,“大师是得道高僧,一向是度化他人,居然也会为人所度?”
明觉道,“心中有佛,佛便具万象,具万言,人度我,即是佛度我。”
“不知那人度化大师的是哪一象,哪一言?”权洛颖刨根究底,“据我所知,三十二年前,正逢乱世,世道多艰,生民罹难,大师慈悲为怀,身处乱世,明知自身能力有限,如何凭一己之力,普度众生?”
明觉目光迟滞片刻,合掌坦言道,“佛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第216章 大梦初醒
权洛颖听着“我不入地狱, 谁入地狱”这几字,遥想那人当年的情怀,不禁深以为然。明觉目送她离开佛寺, 只影隐去山下,口中不禁叨念“可惜可惜”, 旁边弟子听了, 以为他在自言自语,不禁奇怪,“方丈可惜什么?”明觉遗憾地摇了摇头, 并不回答,只嘱咐那小沙弥,“明日若那女施主再来,你就说我别寺讲经去了,务必打发了她去。”小沙弥自然应是。
却说上官凝回到枕霞宫,至入夜一直心事沉沉,反复思虑寺中发生的一幕, 越想越觉蹊跷。索性次日一大早又来寺里,打算向方丈寻个究竟。只是她哪里能料到明觉知她必会去而复返,事先安排了小沙弥, 竟委以他事避而不见了。她在寺里苦等了半日,终不见明觉大师的归迹, 只好失望地往回走。
至山门外, 日已西斜, 她只影徘徊在崇山峻岭间, 说不出的怅然。刚被扶上轿子, 忽然听到一个分外熟悉的声音,从山道下面传上来, “奶奶,您快点走,快点快点!”她心头一窒,连忙冲出轿外,举目搜到声音源头,但见被山石林荫遮蔽的山道上出现一老一少两个身影,正沿着古老的石阶拾级而上。那少年在前面跑得飞快,手上攥着一串红彤彤的冰糖葫芦,身上穿着平民百姓家的简陋衣裳,憨憨笑笑地从她面前经过,直往山门去了。而那名老妇人则被远远得甩在身后,手掌盘着一根旧木拐杖,还在吃力地往上走,大概她年岁太大了,眼睛有些昏花,又急于追上前面的孙儿,所以经过上官凝面前的时候,她也没有看到她。只顾着对那越走越远的影子叫唤,“录儿,慢着点,当心别摔着了。”
话间她自己身子反倒趔趄了一下,险些摔倒在石阶上。素茹吓了一跳,心头的震惊不亚于上官凝,“小姐,是少爷和老夫人。他们怎么会……”她话未说完,上官凝已经激动地扑到了老夫人身侧,从后面一把搀住了她,老夫人气喘呼呼地,想是受惊不小,扶着上官凝的胳膊连声道谢,素茹见状也忙奔过去接应。待老夫人喘息稍定,认出是她们二人,她整个人都呆住了,两行热泪从脸上滚滚而下。紧紧握着上官凝的手,似有千言万语汇聚在喉头,一时竟不能道出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