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妖妖小说网>历史军事>抗日之我为战神>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835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835节

第2143章 三十军的覆灭

而由于突围时的巨大伤亡和混乱,当新的合围圈完成时,日军已经被分割的更加零散,各个合围圈内的兵力多的两三千人,少了则只有七八百人。而在他们身后的路线上,到处都是被炸的七零八落的尸体。

尤其是需要渡过辽河突围的一路日军,损失更是惨重。尽管该部日军趁着夜色,利用手中的冲锋舟,以及隐藏在河两岸芦苇荡之中的木船。在原有的浮桥被抗联炸毁后,又集中了三百多工兵,突击架设了十几道浮桥。

但在渡河的时候,这十几座浮桥却成了抗联航空兵和远程炮兵,最明显的目标。而两翼截杀过来的抗联地面部队,也把这十几座浮桥当成了主攻目标。调动所有的炮火,以及大口径机枪,全部用来封锁桥面以及两岸渡口处。

这十几座浮桥炸了修,修好再被炸。桥面上抢渡的日军连同浮桥,一同不断的被炸上天。河东等待渡河的部队,也不断被抗联远程火箭炮覆盖。十几个小时的激战下来,辽河两岸与河面上,到处被炮弹、航弹炸死的,天上机载机枪扫射死的,浮桥被炸断后被冲走淹死的日军尸体。

在该处下游河道的一个转弯处,因为水流放缓,水面上更是密密麻麻积累着上千具日军的尸体。河面上黄呼呼的一片,几乎已经看不到河面的本色。战后抗联组织当地渔民打捞了许久,也没有完全打捞上来。

尸体太多了,几乎是捞不胜捞。此后多少年之内,原来闻名整个辽宁省的辽河鱼,当地再无人问津。甚至到了战后几十年,兴修水利的时候,还不断能在河道内发现大量的尸骨,日式钢盔、武器弹药。

仅仅五八年大修水利,一次就在该处河道内捞出上百具尸骨,数吨的武器弹药。甚至还捞出来两门日制四一式山炮,一门五十毫米反坦克炮,轻重机枪一口气捞出来了近百挺,钢盔和九九式步枪码了整整半亩地。用当地一个转业老兵来说,足够装备一个加强团的武器。

强渡辽河突围的这部日军,最终辽河这道曾经被他们,当成阻挡抗联坦克集群的一道天然屏障的河流,最终却成了他们难以逾越的一条生死线。该部突围的八千多日军,除了河西千余人侥幸逃生之外,其余的全部覆灭在辽河两岸以及葬身河中。

原本在突围之前,日军各个师团设想的那些什么壁虎战术,什么在必要的时候采取的刺刀攻击、决死突击等等战术,对于日军来说一样没有用的上。因为在他们突围的时候,抗联压根就没有进行追击。

除了沿途以团营为建制的坦克集群,掩护步兵不断的截杀,不断的从突围的日军身上,撕咬下一块块来之外。就是利用自己手中汽车数量的优势,将部队提前部署在指定地域等着他们。至于追击的任务,则留给了炮兵和航空兵,还有那些被放平的高射机枪和高射炮。

反倒是被日军突围各部预定留下来断后的兵力,因为抗联的攻击部队,只是按部就班的步步稳步攻击,并未发起强行追击,所以承受的压力反倒不大。在看到前边突围主力的惨像之后,这些被留下来断后的日军,干脆也放弃了追随主力突围的心思。

尤其是最北面一个被分割合围圈内的日军,因为压根就没有想过能突围出去,所以根本就没有任何的行动。在抗联主力目光都被其他方向突围的日军吸引过去之后,自己反倒是压力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清水规矩中将分散突围计划不成,反倒是在突围过程之中折损了过半的兵力,其残存兵力被压缩、分割北起昌图西南部通江口、开原西部的古城子,南至铁岭西部的蔡牛,以及与法库交界处的十甸房,柏家沟蔡牛等几处狭小区域内苟延残喘。

原来虽说也被分割,但各个合围圈内还算完整的部队,此时已经彻底的变得混乱不堪。全军无任何联队以上编制的兵力,甚至已经无完整大队一级的建制,武器装备更是残缺不全。全军上下已经再无一门火炮,重机枪仅存不过十余挺,轻机枪只剩下百余挺。

此时这个曾经为关东军,所属各军之中兵力和装备之冠。并先后得到一个师团,外加两个独立混成旅团增援,兵力最高峰时占据了整个关东军近四分之一的三十军,此时连同轻重伤员在内已经剩余不到两万人。

同时之前在分散突围之中,已经丢掉了几乎全部的重武器装备。全军弹药已经消耗余烬,药品更是已经耗光。本就消耗一空的粮食,更是已经所剩无几。每天对于残存的日军来说,都像是度日如年一般。

面对着当面日军残破景象,陈翰章在发出的最后通牒,没有得到任何回答的情况之下,下达了总攻击命令。集中手头全部的兵力,对三十军最后残余的这不到两万人,发起了最后的总攻击。

就在杜开山所部与本乡义夫突围部队激战的时候,陈翰章所部已经进入了对日军三十军的最后解决。而此时依旧死鸭子嘴硬,以沉默的方式,拒绝了陈翰章要求他们放下武器命令的日军,真正的抵抗力度却是越来越弱。

其实也不是日军残部不想给陈翰章的最后通牒给与回答,而是日军之中已经没有人可以给予答复。在突围行动失败,并损失了最后一点有生力量后,再也无法承受内心重压的清水规矩中将,在辽河边上一处小洼地之中开枪自尽。

他的参谋长河越重定少将,在带着司令部突围的时候。被抗联的一个攻击机小队盯上,一顿火箭弹加上凝固汽油弹下去。这位少将参谋长连同他的三十军司令部,彻底消失在了辽北的大地上。

参与突围的日军各部,几个师团长之中战场失踪的有之,战死在突围之中的有之。还有一位重伤昏迷的,仅剩下的一位还完好的中将师团长,在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整个中长铁路以东战场,日军仅存的最高指挥官的情况之下,自然不可能给予答复。

并不知道清水规矩中将已经自杀的陈翰章,将日军的沉默自然视为了拒绝。时间紧迫,陈翰章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给日军再下一次通牒。干脆利落的给前线部队,下达了最后总供给的命令。

按照陈翰章的命令,在昌图、开原、铁岭、法库交界处的抗联部队,对各自合围圈中的日军发起最后总攻击。随着标示着总攻的红色信号弹,在这片大地上不断升起。因为陈翰章下达最后通牒而沉默了几个小时的炮声,又一次的在这片大地上空响起。

按照陈翰章给杨震的汇报,最迟二十四个小时之内,将完全干净利落的解决当面之三十军。并请示在完成对三十军作战后,西线兵团下一步的作战目标。是否南下新民一线,转入对第五军作战。因为他的西线兵团,现在已经至少有两个师可以调往其他战场。

接到陈翰章这封充满豪情的电报,以及随后接到的杜开山的那封,胜利已经属于我们的电报。此时已经将前指由吉林境内的郭家店,迁到了中长铁路沿线新开原的杨震,却是心中感慨良多。

他没有想到此次会战进行的会如此酣畅淋漓,甚至可以用吹枯拉朽来形容。战至这个时候,此次会战的主要目标已经可以说大致基本实现。当然眼下整个南满战局还未结束,还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但此次会战至少到目前为止,打的还算让自己满意。

不过杨震嘴里吐出来的还算满意这四个字的评价,却是让林总很是不满意。看了看并未因为前线捷报频传,而脸上有任何表情变化的杨震。本身虽说也是不喜形于色的林总,却是摇了摇头,很不赞赏的道:“你呀,我不知道你是这些年,胃口养的越来越大,这要求越来越高,还是真的做到了喜怒不形于色。”

“前线部队打的这么精彩,换了其他的任何一个高级指挥员,至少这脸上总该有些笑意吧,可看看你这张脸还是一脸的平淡。看你现在脸上的表情,知道的是打了胜仗,不知道的还以为部队在前线吃了什么亏。”

“杨震同志这不好,御下过严这很容易挫伤干部积极性的。各方面指挥员打的这么精彩,你这个做一把手的是不是至少该说一些鼓励的话?我看了你这些天的往来电报,从来就没有看到过你给这些指挥员,有过任何只言片语的鼓励。”

“打的不好,的确要给予批评,有些事情不轻易表态也是对的。但从眼下整个战局来说,各个部队虽说也有一些小的纰漏,但并非主观为之。基本上可以说,前线各个方向的指挥员,都表现出了极高的军事水平。”

“尽管目前此战尚未结束,但我仍旧可以说,这是一场精彩的战役。上半年的那场会战,我只看了战报不好评说。但此次会战之中大规模空降作战、装甲部队大范围迂回强行穿插,敌后强行登陆作战,特种行动作战等各种战略运用。”

“还有在战场上的坦克集群向心攻势,火炮双层弹幕射击,这一连串让人眼花缭乱的战术运用。西线兵团的明放实堵、驱猪进圈,东线兵团抢在日军行动之前,加强对日军突破口兵力配置,对战机的把握,对局部战局的判断,兵力、火力调动,最关键的是决心的下定。”

“没有一群具备极高军事素养高级指挥员在前线指挥,是根本打不了这么精彩的。你的这些行动,看起来实施虽然并不算困难。但是实际上对一线指挥员,尤其是高级指挥员的要求太高了。这不仅仅是坚韧的性格,顽强的意志就能解决的。”

“没有具备相对应的军事素养,这些行动根本就指挥不了。至少各个战场衔接,以及配合的不会如此的紧密。无论是硬碰硬的对撞,还是战场上的战略、战术的运用,你的这些部下至少与日军将领相比,已经是赶上甚至可以说超过了他们。”

第2144章 为下一场战争做准备

林总说到这里,沉默了一下后,很是感慨的道:“杨震同志,你做的其他事情我不好评价。但你这些年苦心经营下来,为我军培养出来这么一大批,具备现代军事素养的中高级指挥员。单就这一件事情,你就可以算的上我军发展史上的一大功臣。”

“帅为军之魂,将乃兵之胆,兵乃将之威。一支军队真正的战斗力所在,不在于上也不在于下,关键就在于中高级的指挥员,能力能不能符合部队和战争的需要。治军先治将,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一名统帅无论能力在强,但在指挥上还是需要依靠那些前线指挥员。《三国演义》之中,诸葛亮被写成了旷世奇才,但其九伐中原却因蜀中无大将,只能廖化做先锋。缺乏合格的将领,也是其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国演义》虽说只是一部小说,但其中的一些东西也未尝不是没有道理。一支军队离开数量足够的合格中高级指挥员,就算他的统帅能力再强又能如何?没有合格的军师长,这个统帅就算浑身是手,恐怕也无力支撑。”

“我军从当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经历了五次反围剿、万里长征,陕甘宁边区反围剿作战,到东渡黄河开赴华北敌后战场。十几年来从无到有,一步步走到今天已经形成一定庞大规模。游击战我们不怕任何对手,运动战也有一定的经验。”

“但未来的发展能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不在于我们的装备是不是先进,也不在于我们是不是在短时间之内,战胜了比我们强大的敌人。而在于我们是不是培养出来一批,具备现代化指挥能力的指挥员。”

“我们现在的武器装备,已经在向步炮协同、步坦协同,以及地空协同作战方向发展。这对于各级指挥员的能力,能不能跟上装备的发展,要求就相当的高。没有相对应的能力,就是给了他们飞机、大炮,不会用也就等于没有。”

“你这些年别的不提,手下培养出来的这批干部,到了任何一个地方,都足以承担任何重任。王光宇、陈翰章、杜开山、王效明、陶净非这些人,还有那些关内调过来,也被你调教出来的军政干部。”

“尤其是王光宇、陈翰章两人,独立支撑一个战略区绝对没有问题。杜开山的性子有些野,但是一员骁将,放在任何一个战线都没有问题。王效明长于山地运动穿插作战,陶净非在军事上虽说相比前几个弱了一些,但是却是军政双全。”

“你的眼光很毒,在培养干部上也有一手。当你的部下很辛苦,但一旦坚持下来,必然会成大器。这批干部放在全军之中,甚至放在全国范围内,都绝对是拔尖的人物。其现代化指挥作战的经验,多兵种联合作战经验,更是无出其右者。”

“换给全军那个战略区,恐怕都会抢着要。我要是你,手下有这么一批军政双全的干部,我会乐的睡不着觉。无论你在其他方面做过什么,但对于我们这支军队来说,你培养的这批干部,才是对我们未来发展最关键也是重要的。”

“不过,战争是一个充满偶然性和不确定性的事物。你不可能要求每一个指挥员,在战场上都做到十全十美,不出哪怕一个小小的差错,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的事情。在短时间之内,甚至可能是千变万化的战场上,每一个指挥员不可能不出现任何的纰漏。赏罚分明,才是真正的将将之道。”

一向少言寡语的林总,居然在这件事情上,说出了这么大堆的道理,让杨震微微一愣。但随即也明白这是眼前这位很讲究御将之道的前辈,在告诉自己对高级指挥员的使用上,需要注意的一些东西。

杨震在很感激的同时,却又摇了摇头:“林总,喜怒不形于色,我还远没有培养出那个涵养。您说的这些我也懂,御将之道讲究宽严并济。既不能一味的放纵,也不能一味的苛刻。不过要求越来越高,这一点到勉强有点。”

“林总,这场中日战争打到今天,其实已经基本上进入了尾声。此次南满会战,正像您说的那样,虽说在某些方面表现的也是略有瑕疵,但整体上来看表现还算是出色,打的也可以说很精彩。”

“但我一直在考虑,我们今天面对的是并不擅长装甲作战,对新式作战模式接受缓慢,并缺乏足够装甲部队。最关键的是在国力上,远远差于西方列强,无法承担大量新式武器研发和制造的日军。”

“如果我们今天遭遇的是四一年的德军,或是现在已经熟练掌握了大装甲集群突击作战的苏军,我们的坦克战术还会这么有效吗?我们的装甲部队,还会像与日军作战这么无往不利吗?”

“当我们在不远的将来,与更加强大的美国人,或是在对德作战之中掌握了丰富装甲突击战术理论的苏军作战,我们的部队还会像今天一样吗?日军对于一向积弱的中国来说,的确是相当的强大。但真正面对美苏德,这样的真正军事、工业强国,最多也就是三流。”

“我们与日军之间的坦克作战,充其量也就是战术级别的。与苏德战场上动辄数个装甲师,甚至装甲军、装甲集团军相互厮杀,区别还是相当大的。如果我们在一个战役中,遭遇到敌军上千辆坦克,甚至是几千辆的攻击,我们能不能还能战胜对手。”

“我们的地空火力,现在对日军成压倒性的优势。但是如果将我们放在西欧战场上德军的位置上,与有更强大空中掩护,一次战术行动便上千架轰炸机,几千门各种火炮的美军去较量,我们还能不能取胜?”

“打一个比方,就好像如果换了其他一个对手,给与我们来一次基辅战役或是库尔斯克战役,甚至是法莱斯战役,我们还能不能打的像今天一样?也许我的眼光是有些高了,但我在想很多时候,高未必就一定是坏事。”

“其实就真正的军事实力来说,战胜日本人这样一个对手,我们没有什么可沾沾自喜的。日军在单纯的步兵战术上,的确有独到之处。其防御战术,也有相当的特点。但这是针对当初中国军队这样积弱,而且内部不团结的军队来说的。”

“他们如果遇到美英苏那种军队,他们的综合实力相差太过于悬殊。日本人在太平洋上作战,依靠着所盘踞岛屿的复杂地形,的确也拖延了美军的进攻速度,并给与美军不小的伤亡。”

“但是如果放到东北平原上这种地形作战,双方同样的兵力就火力对比而言,日军很难抵挡住美军的攻势。就是当年的诺门罕战役,如果不是苏军的战术过于低劣。换了现在的苏军,日军估计也根本就没有实力与苏军较量那么长的时间。”

“一句话,将现在的日军放到西欧战场或是苏德战场上,他们除了顽强防御之外,根本就不可能会有任何的机会。雷达的发明,照明弹的大量使用,更新式的夜视装备使用,使得夜色也不在为弱势一方的军队,提供无限度的保护。”

“作为一名军人,一场战争的结束,也就要意味着开始为下一场战争做准备。我们不主动挑起战争,但是我们不能不为迎接战争做好自己的准备。当我们这支军队在不远的未来,面对美英苏这样的对手时,我们还能打胜仗吗?”

“我们在成长,人家也在飞速的成长。眼下苏军这些将领,无一不是从苏德战场初期大溃败之中成长起来的。从四三年下半年到现在,其大兵团机动作战,坦克装甲集团的运用,甚至可以说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当我们有一天,与这些苏军将领对决的时候,我们这些在一个三流国家军队身上取得的经验,还能足够吗?当然这些至少在眼下都是假设,可谁又能保证我们永远没有与美苏这样军队,作战的可能?”

“我们不能说战胜日本人,我们就天下无敌了。我们也不能说在战胜日军之后,我们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可以歌舞生平了。好战必亡、忘战必危,作为军人我们脑袋里面那根备战的弦,永远不能松懈。”

“至于其他的我认为眼下战役,还远没有到胜利最终敲定的时候,这个时候谈一些奖励什么的,还有些过早。至于鼓励,我看没有那个必要。都是老部下、老上级了,必要的时候刺激一下就可以了。”

杨震这番话说完,林总有些面色古怪的看着他。如果说美国人是一个三心二意的盟友,可苏联方面还不至于吧。怎么眼前这个年轻的将领,却是张嘴、闭嘴,都是说的与苏军作战的可能?

一向善于思考的林总,立即敏锐的多少察觉到杨震心中所思。犹豫了一下,林总还是道:“杨震同志,你想的长远一些,这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有些事情,你做出决定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多与中央和主席商议一下,千万不要擅自行动。”

“即便是将苏联人当做假想敌,但也绝对不能表露出来。即便对日战争结束,但我们还要面对复杂的国内局势。至少短时间之内,我们与苏联人还不能闹翻。而且与苏联这样一个大国翻脸,并不符合我们的利益。”

“我知道,你这些年与苏联人合作的并不愉快。甚至在很多事情上,冲突远远大于合作。这些年的合作之中,你们也付出了很大,甚至可以说高额的额外代价。美援的物资和装备,连通知都不通知直接被扣下。”

“在你们粮食也很困难的时候,为了解决自身粮食危机,逼迫你们用粮食偿还之前拖欠他们的债务。用扣押物资的方式,逼着你们为他们生产部分轻武器。战前对军工原料的出售,也是高价低质、以次充好。”

“你嘴上虽说不说,但心中对苏联人的防范,甚至比对美国人的防更高。可有些事情,我们现在也只能忍耐。但杨震同志不管怎么说,在你们最困难的时候,毕竟还是苏联人为你们提供了帮助。有些时候,退一步还是海阔天空的。”

第2145章 第四军要跑

对于林总的担忧,杨震笑了笑道:“林总,您多心了。我只是用苏联人打一个比方,毕竟战争打到了现在,苏军的空军只能算是战术空军,但是他们的陆军却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装甲实力上都已经是最为庞大的了。”

“几年的血战下来,大部分苏军高级将领的大兵团运动作战,已经是异常的熟练。尤其是坦克集群的运用,可以说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我只是说如果眼下在苏德战场上的德军,换成我们会不会有与苏军抗衡的能力?”

“我只是用他们来打一个比喻而已,可不是要与他们翻脸。别说我们也同样在进行着战争,就算战争已经结束,只要他们不入侵我们的国土,我也犯不上去得罪这些翻脸比翻书还快的苏联人。”

“再加上苏军的坦克战术运用方面,眼下倒还是可以。但是步兵战术,却纯粹是用人堆出来的。一味的死打硬拼,那步兵硬堆出来的胜利。苏军伤亡这么大,苏军各级将领僵硬的战术难辞其咎。”

只是杨震再说这番话的时候,脸上虽说一直都是笑盈盈的。但林总却明显感觉出来,他的内心的想法,绝对不会像是脸上表现的这么愉快。对于抗联与苏联人之间的关系,林总多少知道一些。

林总知道杨震对苏联人一向都是不以为然,甚至从内心中都相当的排斥。苏联人霸道的作风,在他与苏联人之间起了很不好的作用。所以林总这些话,也有些提醒的意味。当然林总不知道杨震现在究竟在搞些什么东西,如果知道了林总恐怕第一个想法就是这个家伙疯了。

对于杨震的不以为然,极其罕见的说了这么大一番话的林总,也没有在说什么。但政治敏感性很强的他,还是最终说了一句:“杨震同志,希望你好自为之,不要做出什么太出格的事情来,以免中央连为你擦屁股都没有办法。”

“你这样的战将,在战争年代是无价之宝。但是到了和平年代,你这种性格就要收敛一下了。我们这些人,是要讲军事、但也要讲政治。还是那句话,御将之道讲究宽严并济。一味的过于苛责,这对处理上下级的关系,并不是一件好事。”

能让政治敏感性一向很强,而且极少在别人面前表露出来的林总,说出这番话来,足可可见其对杨震的欣赏。对于林总的好意,杨震微微点了点头虚心接受。这番话说完无论是杨震还是林总,都变的沉默起来。

就在杨震与林总刚刚结束谈话的时候,王光宇和陶净非的两封电报,让杨震将目光转向地图上。原来在锦州战场上,经过西线集群与晋察冀部队联手攻击,被切断了与第五军联系。现在已经全部退守锦州至葫芦岛一线的日军第四军残部,突然放弃了锦州城并周边的要点。

抢在王光宇与晋察冀部队,完成对锦州合围之前,全部撤往了葫芦岛。其撤退的速度相当快,就连锦州城内的日侨以及大量的物资和武器弹药,都未来得及带走。锦州城内各大工厂,也未来及破坏。

而陶净非则报告,根据空中侦察,为了躲避抗联航空打击,原本开往旅顺外海的日本海军舰艇和港内的货船,昨晚突然全部消失,暂时无法查清去向。他已经派出飞机,沿着辽东半岛以东黄海海域并朝鲜沿海,进行大面积的侦察搜索。

接到这两份电报,杨震的手指在地图上敲了敲,直觉的认为这两件事情绝对不是孤立的。眼下的锦州之敌全部撤到了葫芦岛,而葫芦岛是眼下整个辽西唯一的港口。而旅顺港的日本海军所有船只,包括货船在内的全部突然消失,这其中没有联系那就怪了。

这件事情上杨震考虑都不用考虑,马上就明白这是关东军要丢卒保车了。放弃已经成了死地的辽西,利用日本海军在旅顺港的那点家底和船队。将第四军残部运回辽东半岛,准备要重新夺回对辽东半岛的控制,或是说准备集中兵力死守旅顺。

那位山田乙三大将与秦彦三郎中将,恐怕这是急病乱投医了。在没有空中优势以及大量舰艇护航的情况之下,让这么日军依靠这么一点舰艇,在加上无武装的运输船,将整个第四军回撤到辽东半岛,也真亏这二位想的出来。

想了想杨震分别给王光宇与陶净非,各自起草了一封电报。明确告诉王光宇,调集配属给他的所有飞机,立即准备由辽西出击,对日军船队实施打击。至于地面上的战斗,一定持续对葫芦岛发起攻击。第四军的一兵一卒,也绝对不能让他们撤回旅顺。

不过考虑到葫芦岛的半岛地形,在无海军配合的情况之下,有利于日军防御。而且在第四军尽管目前大部兵力已经被解决,但毕竟还有一万八千多兵力。全部撤往葫芦岛,日军防御兵力密度过大。

杨震给与王光宇的建议是,待日军半数登船之后,由航空兵在海上将那些日军直接送到海龙王去作客。至于之前王光宇进展相对缓慢,未能在短时间之内解决第四军,杨震并未给与任何的批评和催促。

此次作战辽西战场,地形相当狭窄。整个辽西走廊背山靠海,最宽处不过十五公里。第四军只要守住北面松岭山一线、东北方向的医巫闾山一线,以及辽西走廊各个要点,单火力就可以控制整个辽西走廊。

地形过于狭窄,日军又采取龟缩防御。部队在狭窄地形上,又无法实施大纵深的迂回穿插作战。无论从北、东、西三面那个方向进攻,一旦进入地形狭窄的辽西走廊,都只能缓慢的一步步推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